中國醫學通史   上一頁     下一頁

 

三、醫學節肢動物方面的研究

 

醫學節肢動物方面的研究以蚊子、白蛉、蠅類及跳蚤等為主要調查對象,其中蚊子的調查做得比較多,

包括地域分布及各種類的調查,按蚊種類檢索表的編製,生活史與生態研究以及與瘧疾和絲蟲病的關係等。

在解放前已知的按蚊有41種、庫蟻33種、伊蚊40種,並初步確定可能作為瘧疾傳播媒介者,

根據實驗與流行病學觀點看計有12種按蚊,其中重要的有4種。傳播絲蟲病的蚊種,根據實驗結果計有10種,

其中主要的有致乏庫蚊,尖音庫蚊與中華按蚊三種,

 

並早在1940年根據南京地區的材料對中華按蚊的三個種型提出了初步分析。

對白蛉的調查研究也進行了不少,到解放前夕已知我國有白蛉17種之多,其中10種系新種。

1940年姚永政與吳征鑒總結了我國白蛉的地域分布,編製了白蛉種別檢索表,

而且初步證明中華白蛉可以作為黑熱病的傳播媒介。對於蠅類的研究也作了一些工作。

對跳蚤的調查早在清末鼠疫盛行期間業已開始,故積累了不少資料,

到了1936年及1938年總結了全國蚤類共75種,到1940年達到96種之多。1949年前蟎類研究基本上是個空白。

 

四、寄生蟲學的教學和研究

 

在全國的醫學院校中雖都開設寄生蟲學課程,但在最初多設在病理或微生物課程中講授,唯條件較好的院校,

如北京協和醫學院在成立時就設立了獨立的寄生蟲學研究室。1929年國民政府成立醫學教育委員會,

1935年公布了大學醫學院及醫科暫行課目表,規定學制6年,寄生蟲學課程總時數為96學時。

當時沒有醫學寄生蟲學專門教材,多數情況下教師講,學生記筆記,有時發點油印講義,參考書多為外文原版書。

 

我國第一所寄生蟲研究機構是19288月由洪式閭在杭州創辦的「杭州熱帶病研究所」。

1932年國民政府在衛生署下設「中央衛生設施實驗處」,其中設有寄生蟲學系。實驗處開展了對瘧疾、血吸蟲病、

黑熱病等寄生蟲病的調查與防治,並成立各級相應機構,如:黑熱病防治處,雲南省瘧疾研究所、江西衛生實驗所。

 

新中國成立前我國沒有寄生蟲學專業刊物,當時的研究成果及調查報告分別刊登在各類期刊上。

寄生蟲學專業書籍,自上世紀末至民國年間,官方出版機構未曾刊印過有關圖書,

少數有關著述多由商務等少數幾家規模較大的民營出版企業印製出版。

 

1916年中華醫學會在上海召開第一屆大會期間,曾展出《寄生蟲病流行》,

民國年間上海商務印書館先後出版與寄生蟲學有關圖書有:譚其濂編《鼠疫》,陳繼武編《鼠疫要覽》;

姚昶緒編《寄生蟲病》;顧壽白撰《寄生蟲(叢書)》;祖照基編《糞便之檢查法》;

北平中華醫學雜誌社出版過許雨階著《我國瘧疾問題》;馮蘭洲著《廈門之瘧疾及其傳染之研究》,

李濤著《我國瘧疾考》。此外還有,洪式閭著《杭州之瘧疾》;陳耀曾編《人體寄生蟲》;

姚永政著《漳氣病之研究其一:貴州及廣西邊界瘴氣病之真相》;王福益、李輝漢撰《實用人體寄生蟲學》等書籍。

 

近代臨床醫學的發展

 

內科學

 

直到19世紀末期,西醫內科在認識和治療疾病方面仍無大的進步,因為西醫依靠的工具,

如抗生素、細菌學、X光等尚未被發明或發現。這種情況進人20世紀後才有改變。在我國近代內科主要疾病中,

傳染病和寄生蟲疾病占相當高的比例,此外,與營養不良有關的疾病,如營養缺乏病、消化系統疾病也有很高的發病率,

因此,對這類疾病的防治成為內科醫生的主要任務。

 

一、 結核病

 

結核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達數千年的慢性(以呼吸系統為主)傳染病,由於本病的病原菌的固有特性,

20世紀中期西方發現抗結核藥物之前,對結核病治療、預防從未有重大突破。舊中國結核病嚴重流行,

但受到政治、社會、及經濟諸因素影響,雖經社會各界的呼籲努力,克服重重困難,開展對結核病的鬥爭,

引進了西方醫學結核病學科的理論及技術,但效果並不理想。據1932年北平第一衛生事務所裘祖源分析,

肺結核死亡率平均為303/10萬、肺外結核為81/10萬,居死因排列的首位。

 

20年代末我國醫生對痰塗片檢查結核桿菌的方法、痰結核菌濃縮法、血沉檢測、脊液細胞學檢查以及X線表現徵象等

在診斷上的價值已有報導,結核菌素試驗廣泛用於結核病診斷,1933年張式溥介紹了皮膚、眼結膜及皮內三種試驗方法,

查驗反應、反應的分類及結核菌素試驗的使用劑量等。結核病的治療可分為內科治療和外科治療。

療養是當時結核病治療的一種重要措施,自本世紀20年代,北京、天津、上海、廣州等地

均建有數量不等的療養院或住院部。國外於1906年試用入工氣胸術治療肺結核、

1934LiuTC.報告上海醫學院19291931年該院實施人工氣胸、此後人工氣胸術即在國內各地開展。

 

結核病的化學治療在國外始於1944年研製出鏈黴素,掀開了結核病治療新的一頁,因該藥價格昂貴。

國內於40年代後期開始應用,我國於30年代在協和醫院開展了肺結核的手術治療,主要是胸廓整形術,

19311934LiSF.報告了膈神經切斷術、油胸用於肺結核治療的效果、手術方式與適應症,

並討論了與人工氣胸及胸廓整形術配合治療問題。1948年黃家駟報告了肺結核實施肺葉切除及全肺切斷術的適應症,

討論了手術應注意的問題。1949年吳英愷發表有關胸廓整形術在肺結核治療的地位與效果的專文。

 

本世紀30年代起,國際醫學界已認識到結核病控制是一項公共衛生科學,單純的對個體病人被動地實施治療,

是無法達到控制結核病在人群中的傳播與流行,因此開始探索結核病控制技術的逐步創立與推廣。

1935年在北京第一衛生事務所內成立了「結核病門診處」,並在全市範圍內進行了結核病流行病學調查,

這是國內第一次將結核病與一般衛生工作協同進行。

1933年在上海成立了中國防癆協會,此後國內各地相繼成立了地區性防癆協會,成為推動防癆運動的群眾性社會團體。

 

二、其它傳染病

 

在我國近代,危害人民健康最嚴重的疾病是急性傳染病和寄生蟲病,在全國各地區流行的急性傳染病

及嚴重寄生蟲病有數十種之多。我國近代對主要的急性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的防治已逐步展開,

如推廣牛痘接種預防天花;設立檢疫所控制鼠疫蔓延;1932年,海港檢疫總管理處兼辦的中央霍亂局,

將霍亂列為海港檢疫疾病之一。1934年衛生署設立黑熱病防治所,開展防治工作。

對瘧疾、血吸蟲病、鉤蟲病、血絲蟲病、麻風病等的防治也陸續進行。40年代朱益棟在《中華醫學雜誌》

上報導病毒性疾病在30年代已開始研究,有的已有疫苗接種進行預防。

如流行性感冒、麻疹、天花、黃熱病、流行性腮腺炎、登革熱、白蛉子熱等。傳染性肝炎已開始研究。

 

三、 維生素缺乏和新陳代謝疾病

 

維生素是本世紀初才發現的一類人體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其缺乏將導致一系列疾病的發生。

1922年《中華醫學雜誌外文版》報導了已發現的維生素有四種:脂溶性維生素A,水溶性維生素B,維生素C及維生素D

維生素A缺乏出現眼角膜乾燥,甚至發展為潰瘍。水溶性維生素B缺乏可發生腳氣病(Beriberi)。維生素C可抗壞血病。

1927年《中華醫學雜誌》報導50例腳氣病,主要由於維生素B1缺乏。給與B1含量多的食物,

進行飲食療法,可治癒本病。1945《中華醫學雜誌》報導,維生素B缺乏引起的腳氣病多見。

 

維生素A缺乏引起的夜盲、皮膚角化、眼角膜軟化較常見、核黃素缺乏導致的唇病、舌炎、皮脂性皮炎、

硬皮病及眼部損了也常見。不常見者有癩皮病,營養性水腫、壞血病、軟骨病。

其它如維生素K減少可導出血,碘缺乏可引起貧血。1949年《中華醫學雜誌》報導治療惡性貧血,

開始以葉酸治療,對惡性貧血及斯潑路(Sprue,熱帶口瘡)有效。1948年從肝浸液中提出紅色結晶,

具有效強的生血功能,此物質即維生素B12,抗惡性貧血效應高,並對神經組織有保護作用,

當時將維生素B12視為抗惡性貧血的最佳維生素。

 

1923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胰島素的發現和應用治療糖尿病。在同年的《中華醫學雜誌外文版》

上就介紹了胰島素對糖尿病顯效,並概述了胰島素的化學性質、生理作用,對糖尿病的作用及臨床記錄、

適應症和使用時注意事項等,均報導詳盡。1936年出版的《中華醫學雜誌》上介紹了糖尿病的生理、生化等基礎理論。

並討論了血糖、尿糖及酸中毒,以及糖尿病的併發症,如糖尿病性昏睡等,但末詳細討論糖尿病對腎臟的損傷。

治療方法:提出飲食治療、胰島素的治療及糖尿病性昏睡的治療。

 

四、 其它疾病

 

呼吸系統疾病主要疾病為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肺炎等;循環系統疾病主要為風濕性心臟病、心內膜炎等;

消化系統疾病主要是十二指腸及胃潰瘍、慢性腹瀉等;造血系統疾病主要為貧血;

內分泌系統疾病主要是突眼性甲狀腺腫、粘液水腫、呆小症;結締組織疾病主要是風濕熱等。

 

我國醫學家對於這些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診斷和治療也逐漸積累了經驗,並能及時引入國外的新發明和新技術。

然而,由於國家處於動蕩之中、經濟蕭條,加之許多藥物依賴進口,價格昂貴,普通居民難以負擔,

因此大多數常見病和多發病得不到有效地控制。

 

外科學

 

一、西方外科學傳入我國及其成長

 

19世紀中葉,是西醫外科學在我國的萌芽起步階段。各醫院主持外科工作者,均為外藉醫生,我國醫護人員,

處於在實踐中學習的醫徒位置。其後,教會或外國的醫學基金會、慈善團體先後在各地創辦醫學院校。

 

辛亥革命後,我國也相繼自行籌建醫學校。至20世紀中葉,上述高等醫學院校所培養的畢業生中,已有不少學識淵博、

基礎雄厚、出類拔萃的外科學家,如沈克非,黃家駟、吳英愷、蘭錫純、孟繼懋、牛惠生、方先之、關頌韜、

謝元甫、熊汝成、施錫恩等。

 

我國外科學界為了促進學科發展、推動學術流,於19374月在滬召開的中華醫學會第四屆大會上,

決定成立中華醫學會外科學會,選出牛惠生為首屆會長,曾起草會章。當時有外科會員19名,後因抗日戰爭爆發,

學會活動未能開展。抗戰勝利後,中華醫學會第七屆大會,於19474月在南京召開,到會的外科會員由沈克非召集,

重新組織外科學會、選舉黃家駟為會長,會員43名。

 

我國外科的學術交流主要在中華醫學雜誌中文版和外文版兩種期刊上,據統計在19401949的年10年中,

所發表的論文僅106篇,其中不少是個案報告和例數不大的臨床分析。外科的專著或參考書,多屬譯本。

 

此外,加拿大外科醫生白求恩,以國際主義精神,為了幫助中國的抗日戰爭,不遠萬里,來到中國。

在極其艱苦的解放區環境里和很有限的條件下,因陋就簡,為救治八路軍傷員,開展戰傷外科所積累的經驗,

做出了卓越貢獻。

 

二、西方外科學技術基礎在我國的推廣與應用

 

當麻醉防腐滅菌等關鍵性技術在西方取得突破性成就之日,也正是西方醫學傳人中國之時,

這些技術作為外科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之引進我國。美國傳教士醫生伯駕最早將麻醉術引入我國,

直至本世紀中期,尚無專職醫師負責領導組織麻醉的實踐與研究工作。全身麻醉(又稱周身麻醉,或簡稱全麻)

蛛網膜下腔麻醉(腰椎麻醉、脊髓麻醉或簡稱腰麻、亦稱半身麻醉)

神經於阻滯麻醉(如臂叢阻滯麻醉)及局部浸潤麻醉等麻醉法應用最廣。

 

我國醫院外科對無菌術頗為重視,據1916年,湖南常德某醫院報告在五年間於無菌術操作下施行81例手術的創口癒合結果,

可以了解當時的無菌術水平。在磺胺類藥及青黴素等抗生素抗菌藥物發現之前,為防治人體外部細菌感染,

多依賴防腐殺菌劑。常用的防腐殺菌劑有升汞液、石炭酸溶液、高錳酸鉀溶液等,用於創口,雖能殺滅微生物、

但對機體的正常組織細胞也不無損傷。磺胺類化學治療藥物及青黴素等抗生素藥物出現後,

對於治療無論是局部或周身性的化膿性細菌感染,都開創了嶄新的局面,為推動外科學的發展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此後,防腐殺菌劑的應用多僅限於器械的消毒而很少直接用於人體了。輸血也應用於外科、

當時血源主要依靠售血人提供,關於貯存血的應用,輸血反應等也有一定研究。

 

三、臨床實踐

 

外科在醫院的建制結構中,無論其規模大小,均莫不以主體外科(又稱大外科〕開始。

隨著醫學科學的不斷發展,外科學也在同步向前邁進,治療範圍日趨擴大,手術領域不斷拓展,逐漸演化,

出現分工,在主體外科中分化出一系列具有各自的解剖生理學基礎,診斷檢查方法和手術治療技術特徵的分支學科。

 

我國外科分支學科的建立以骨科(又稱矯形外科)和泌尿外科為先,其中尤以骨科較為成熟,

此或與我國傳統醫學中的正骨科歷史悠久,在民間廣為流傳,並有文獻資料傳世有關。

北京協和醫院於1921年成立了骨科和泌尿科專科,由專科醫師主持,標誌著骨科在中國開始成為外科中的獨立分科。

 

我國的醫院與醫學校,如上海聖約翰大學醫學院、上海震旦醫學院、同濟醫學院、北京大學醫學院、

四川成都華西大學醫學院、湖南湘雅醫學院、山東齊魯大學醫學院等在30年代前後都成立了骨科。

2040年代,我國第一批骨科學先驅者們進行了中國近代骨科學的開拓工作,

1930年牛惠生在上海徐家匯創立了中國第一所骨科醫院。1937年在中華醫學會總會(上海)領導下成立了骨科小組,

由牛惠生、胡蘭生、葉衍慶、盂繼懋、任廷貴及富文壽6人組成,這標誌著骨科已在我國成為獨立的專科,

為我國骨科專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泌尿外科則遜於骨科,我國泌外科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920年至新中國誕生的近30年為第一發展階段,除大城市的個別大醫院(如北京協和醫院)外,都包括在外科內,尚未設專科。

在此期間有關泌尿外科的文獻僅60餘篇,專業書籍只翻譯過一本。

其他分支外科,如神經外科、胸心外科、整形外科、小兒外科、頜面外科等,則均尚處於萌芽起步階段或僅略具雛形。

 

近代我國外科學發展尚處於初級階段,以普通外科為主,其他分支外科的開展也在逐漸起步。

普通外科中開展了闌尾炎、十二指腸胃潰瘍、腸傷寒穿孔、急性膽囊炎、膽道蛔蟲、腹股溝疝等的手術治療;

胸心外科開展了胸廓成形術,其是對通過適當選擇的進展性肺結核病例的有效治療方法,是一項比較安全的手術。

此外還有食管癌、支氣管擴張、動脈導管未閉的手術治療。

 

整形外科也有所開展,在每篇報告中常刊有符合醫學攝影要求的手術前、後黑白照片,以顯示術前畸形形象及木後治療效果,

(迄今已曆數十年或近百年,尤圖像清晰,十分難能可貴),手術主要包括:皮片移植術、皮瓣移植術、唇交叉瓣手術、

鞍鼻畸形矯正、鼻再造、陰道成形、腸段帶蒂移植等。

 

我國近代外科學的發展雖屬初級階段,但已為我國外科學步入現代歷史時期的騰飛,

建立具有我國特色的外科學奠定了極為可貴的良好可靠的穩固基礎。

 

婦產科學

 

一、我國西醫婦產科的萌芽與興起(18501910

 

清朝末年、一些傳教士醫生在廣東、福建等沿海城市開始了婦產科醫療工作。1858年,英國醫生合信著《婦嬰新說》,

是我國第一本西醫婦產科中文書籍。

 

中國婦女因為幾千年來長期受封建和舊禮教思想的影響,在患婦女病時,往往寧死不肯接受醫生作陰道檢查。

患巨大卵巢腫瘤,在開腹術前往往都是未經婦科檢查。婦產科未建獨立科室,由外科醫生行婦科病手術,

且多為在華的外籍醫生作手術。廣東博濟醫院醫生嘉約翰(KeerJG.1875年做第一例行卵巢囊腫切除,

因大面積粘連未完全切盡,是我國首例婦科開腹術。此後,由於麻醉學的發展及消毒技術、外科手術的進步,

各城市的教會醫院都有婦科手術病例報導。

 

由於延續幾千年在家中分娩的傳統習慣,至20世紀初我國的產科仍是處於極落後的狀況。根據《博醫會報》記載,

1900年前後廣東、福建等地接生人員都是一些無醫學知識的婦女,難產幾天不能娩出嬰兒,也不到醫院。

往往因為產程長、產婦衰竭或難產子宮破裂,導致產婦死亡。醫生是在難產幾天後才被請到產婦家。

在請醫生之前,往往已經過多次「助產人員」赤手操作,這些產婦最後經醫生解決了難產,但仍可能在產後死於膿毒感染。

 

1901年,英國醫生波爾特(Poulter MC.)到距福州60哩的福清縣工作,開展產科工作。

1911年開始建立產科病房,是我國有記載最早的產科病房。1906年開始教護理,

1908年正式開訓練班,學習分娩機轉等產科基本知識。l892年廣東博濟醫院斯萬(SwanJM)報導了我國第一例剖腹產。

 

二、西醫婦產科的建立與發展(19111949)

 

1911年建立中華民國,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封建制度,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打破長期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

婦女逐漸得到解放,婦女的自我解放,女子開始入學堂,學習醫學知識,也促使婦產科學在我國能夠較快地建立、發展。

 

婦科的發展

 

由於外科手術、麻醉、細菌、化學藥物及X光診療等學科的發展,婦科疾病的診治得到全面發展。

據報導,1912年開始腹部手術用碘液消毒皮膚。1928年北平協和醫院開始用脊髓麻醉及骶尾麻醉於婦科手術,

鎮痛效果好,安全,經濟。同時,由於醫學教育的發展,女醫生,護士逐漸增多,婦女病人能夠接受婦科陰道檢查,

及時地診斷生殖道各種部位的疾病,一些非危重的婦女病人也能來醫院診治,

使生殖器炎症等常見病能得到比較及時的診治,使我國婦科學在短短的四十年中有快發展。

1940年後,我國開始引入化學藥物(磺胺類藥物),

1945年抗菌素(青黴素、鏈黴素)應用於臨床,使婦科炎症診治水平明顯提高。

 

宮頸癌是常見的婦科腫瘤。1920年,北平協和醫院麥克斯維爾在全國博醫會上指出,宮頸癌是常見的婦女癌瘤,

但很少能早期及時來診行根治手術,晚期病人一般只能給與局部的姑息療法,

1935年上海醫學院婦產科王逸慧報導224例子宮頸宮癌。

1947年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曾照懿開展了早期診斷宮頸癌的研究,

她用特製的木刮板取材宮頸細胞塗片作細胞學檢查,為我國宮頸細胞塗片診斷癌的開端。

 

生殖器官損傷、異位是我國婦女的一種常見病。早在1920年麥克斯維爾在中華博醫學會北京分會報告,

認為子宮脫垂在中國南方多見,與坐位分娩有關。治療採用手術固定子宮在腹前壁,同時行會陰、陰道成型手術。

關於生殖道損傷如膀胱陰道瘺、直腸陰道瘺、陰道瘢痕狹窄等亦有文獻報導。

 

1935年上海白良知醫師著《婦科內分泌學》,介紹女性內分泌知識及臨床上的應用。

但臨床用內分泌素治療月經紊亂開始於1937年。上海醫學院王逸慧及北平協和醫院麥克斯維爾1937年均有報告

「月經紊亂之內分泌治療法」。希望國內婦產科注意此項療法。婦產科X科光診斷治療在我國大中城市醫院陸續開展:

1932年北平協和醫院王逸慧報告用碘油X光檢查子宮輸卵管。

1935年山東齊魯大學王國棟報告中國婦女不孕之輸卵管因素,可用「鼓氣法」,或用碘油造影術確定阻塞部位、

行輸卵管造口術治療不育症。1942年鄒仲介紹了X光用於婦產科的診斷和治療,

如測量骨盆、診斷官腔及輸卵管有無阻塞及阻塞部位,深部X光治療子宮癌及卵巢瘍等。

 

產科的建立與發展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封建統治以後,幾千年來產婦不可出家門,將母嬰兩條生命交給愚陋無知的村俗隱婆的舊風俗習慣,

開始逐漸被屏棄。民國初年,產婦在家經「土接生員」不能處理的難產,請醫生到家或將產婦送醫院救治,

這是我國西醫產科的萌芽,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40年期間,我國產科學科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1928年楊崇瑞在中華醫學會第七次大會上報告「我國助產教育」,講述必要性及產科教育計劃,

擬每省設國立產科學校及附屬醫院供實習。1929年國立第一助產學校在北平正式成立。

不久南京成立國立第二助產學校。楊崇瑞於1930年擬定《助產士管理法》,設講習所培訓舊式接生員,

呼籲新舊式助產士一律需登記註冊。從此新式接生方法逐漸推廣,

幾千年來將母嬰兩條生命交給愚陋無知接生婆的陋俗被逐漸淘汰。這是我國婦嬰保健史上一項劃時代的巨大改革與進展。

 

1937年抗日戰爭暴發以後,婦女保健工作受到阻礙,但中華醫學雜誌上海版仍按期出版,報導交流婦科的新動態。

1946年中央衛生實驗院楊崇端總結「近20年來中國婦嬰衛生工作」,工作內容包括:婚前衛生,孕期、產時、產後衛生,

兒童衛生,孕婦、嬰兒的營養改進。組織上由中央到省市縣鄉鎮設立各級婦嬰保健所。

 

國內從1945年開始用青黴素,對治療婦梅毒、胎兒先天梅毒有了極大進步。在產科手術方面,

由於麻醉、外科手術的進步及磺胺、青黴素在臨床上的應用,

40年代後期剖腹產術(根據中央大學醫學院陰毓章報導)在脊髓麻醉下,可行腹膜內及腹膜外剖腹產手術。

以往認為是危重症的產褥感染,已非致命性疾病。

 

在我國醫生的努力下,在產科學領域建立了產前保健及骨盆測量,擬訂了《病態產褥定義》;

開展了對子宮外妊娠、妊娠毒血症、過期流產、骨軟化症、子宮破裂、妊娠期子宮出血、

臍帶及胎盤異常等病理妊娠的研究,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三、節制生育

 

北平節育診所創始於1930年,由沈驥英醫師等人指導婦女避孕。1934年上海醫學院王逸慧等著《避孕法》,

內容包括女性生殖器官解剖,排卵及受孕生理,全面介紹暫時性及永久性避孕方法。

 

1936年蘭安生(Crant JB)著《節制生育與中國》。說明中國節制生育的需要。每1000人中每年約出生38人,死亡27人。

全國每年可以增加4百萬至5百萬人口,所以中國的人口增長迅速是嚴重問題。

1942年,上海婦孺醫院沈驥英醫師報告了「節制生育的臨床工作」,呼籲醫務人員重視對節制生育的宣傳及研究,

醫學院應設此項課程,1946年中央大學醫學院陰毓章在「十年來婦產科之進步」中,指出開展計劃生育工作及研究是婦產科的一項進展。

 

20世紀上半葉,即辛亥革命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短短40餘年中,在醫學。界及婦產科前輩們的努力工作下,

創建了我國的西醫婦產科學,建立了孕期保健及婦產科各種疾病臨床診治的理論基礎,

從而擺脫了千百年來忽視婦嬰生命的舊習俗,奠定建國樹人的基礎,這是我國醫學史上劃時代的進展。

 

兒科學

 

一、近代兒科學的建立

 

近代西醫兒科學建立較晚,歐美的兒科學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才成為獨立的學科。我國兒科學建立更晚,

1926年協和醫院從內科分設了兒科。我國兒科奠基人諸福棠於1927年畢業於協和醫學院,畢業後即留在兒科工作,

1936年任該院兒科主任,就任當年即與上海的祝慎之、富文壽、高鏡朗等人籌建中華醫學會兒科學會。

學會於1937年在上海成立,高鏡朗任首屆主任委員,積極推動和促進兒科學的發展。以後在上海、廣州、成都、武漢、

濟南、天津、瀋陽等地較普通地設立了兒科,與內外婦科並列為四大科室。1947年在南京召開了第一屆全國兒科學術交流會,

1938年開始,中華醫學雜誌每12年有一期兒科專號,《中華兒科雜誌》於1950年在上海創刊,陳翠貞任首屆主編。

1943年諸福棠主編的《實用兒科學》出版我國才有了自著較完整的兒科參考書,在此之前兒科參考書大多譯自歐美和日本。

本書介紹了兒科近代各種疾病的發展過程包括我國的科研成就和臨床經驗,沿用至今,是我國西醫兒科學的經典著作。

 

我國兒科在本世紀30年代以前,兒科醫師為數很少,大部分醫院尚未成立兒科,兒科床位有限,

廣大農村和邊遠地區更是缺醫少藥,兒童保健醫療機構廖廖無幾,加之當時經濟及衛生水平落後,疫病流行,

兒童發病率和死亡率遠遠高於西方已開發國家,疾病奪走了許許多多小兒的生命,

對小兒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的統計也寥若晨星。

 

1933年史安那(Scott)曾綜合我國南北六大醫院住院病兒做過兒童疾病統計,呼吸系統疾病佔31.3%,消化系統疾病佔20.2%

傳染病佔12.2%(不包括烈性傳染病),營養不良性疾病佔11.1%1930年許剛良、諸福棠,

1936年樊培祿曾統計過小兒死亡率,1歲以下死亡者佔52.1%5歲以下佔87.3%

死於各種傳染病(麻疹、猩紅熱、肺結核、天花、白喉)40.6%,居首位;死於腹瀉、營養不良佔31.7%

1940年袁貽瑾報導北平當年痢疾、腹瀉、猩紅熱流行,也以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高。全國兒童死亡率尚缺少報導。

40年代起在全國大城市中部分醫院設立了兒科,1943年由中華醫學會開辦第一屆兒科研習班,

促進了近代兒科學重要原理、臨床知識技能的普及,兒科專業隊伍逐漸壯大,兒科學開始有了較明顯地發展。

 

二、近代兒科學的主要成就

 

本世紀2030年代,我國醫學家對兒童生長發育進行了較廣泛的調查,

如協和醫院於19371941年測量了1萬多名小兒的體重、身長,成為中國不同年齡兒童的正常衡量標準。

營養缺乏症是近代嚴重威脅兒童健康的一類疾病,我國的兒科工作者在這方面展開了大量的研究,

如對維生素A缺乏症、嬰兒腳氣病、佝僂病、嬰兒手足搐搦症、營養不良性水腫等的調查和防治均有較多的研究,

對常見的影響兒童的傳染病也開展了一定的防治工作。

 

總的說來,西醫兒科學是在l9世紀末才成為獨立學科的,我國兒科學起步更晚,

1949年前只有大城市中的少數醫院才有兒科,兒科力量極為薄弱,處於萌芽階段,當時經濟貧困,缺醫少藥,

兒童保健工作尚未開展,各種疫病流行,兒童發病率和死亡率極高。

1948年衛生署中央衛生實驗院婦嬰衛生組程美玉的報導,歷年我國各地嬰兒死亡率為150200‰,較歐美高34倍。

 

眼科學

 

一、西醫眼科學的傳入

 

1807年英國傳道會派馬禮遜來廣州傳教,1820年他與英國東印度公司船醫李文斯敦在澳門開設診所,

治療內、外科疾病,兼治眼科疾病,西方醫學傳人中國之時,也是西醫眼科傳人之時。

這是因為當時歐洲眼科施行白內障手術已較為成功,正好成為教會醫生的醫療手段。

1827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眼科醫生郭雷樞來華,在澳門首創眼科醫院先後五年,治療了眾多患者,頗受歡迎。

 

1834年,美國派傳道醫生伯駕來廣州,次年開辦廣東眼科醫院,後更名為博濟醫院。不久他以帶徒弟的方式,

訓練了三名中國醫助,除做眼科手術外,也兼做外科手術,其中關韜在做白內障手術方面,頗負盛譽。

繼伯駕之後,1855年嘉約翰來廣州,在華50年,除診治眼科病人之外、於1880年翻譯出版了《眼科撮要》一書,

1881年,在他翻譯出版的《外科手冊》中第六卷為眼科手術。此外傳教醫生還翻譯有《眼科治療學》、《付氏眼科學》、

《屈光學》等。在西醫傳入中國之初,有的醫院雖有眼科,但人數很少,並且大都是外國醫生,

這是因為當時各教會醫院只能以帶徒弟方式造就醫生。這在數量和質量上遠不能滿足日益發展的需要。

1866年,廣州博濟醫院首先成立一醫校,教學內容雖有眼科,但設備簡陋,學生人數很少。

 

二、我國現代眼科學的建立

 

20世紀後,各類醫學院校相繼成立,這些學校在成立之初,年制不同,教材不統一,雖都設有眼科課程,但內容極不一致,

且多與耳鼻喉科在一起,內容簡陋。1918年北京協和醫學校才開始將眼科與耳鼻喉科分開,成立了我國第一個眼科專科。

當時任眼科教授的是李清茂(18841946),他是我國早期眼科專任教授之一。

1924年開辦眼科進修班,一改過去完全用英語授課的方法,開始用中文授課,並翻譯了《梅氏眼科學》作教材。

當時參加者20餘人,這些人多數成為我國西醫眼科的主要力量,對促進我國現代眼科學的建立起了積極作用。

這一時期許多我國有志之士到歐美或日本專攻眼科歸來,為我國眼科學的創建和發展做出了貢獻。

其中最著名的如李清茂、陳耀真、羅宗賢、畢華德、劉寶華、石增榮等。

 

20世紀初,在我國各地,不僅大城市,在較邊遠的中小城鎮也建立有眼科,出現了一些以眼科為重點或眼科專科醫院。

其中成立較早的是北京同仁醫院,1886年美國美以美傳教會在教堂旁設立了一個小的眼科診所,

1903年擴建為一小的醫院,由於當時美籍院長賀慶是一眼科醫生,於是眼科得到特殊發展。

1929年華西協和大學醫學院及口腔醫學院的眼耳鼻喉科醫院成立,是我國最早的專科醫院之一,

並於1931年開辦兩年制的眼耳鼻喉科訓練班(研究生班),為培養專科人才作出了貢獻。

1932年創建的順德府公教醫院(亦名仁慈醫院),是以治療眼病為主兼治其它科疾病的專科醫院,

醫院還實行巡回醫療為附近農村治療病症,頗受群眾歡迎。該院幾經擴建至1939年已發展至病床60張,

成為當時較大的農村專科醫院之一,即今河北省邢台眼科醫院前身。

 

為促進眼科學的發展,1932年畢華德等於北京,周城滸、劉以樣等在上海,其後陳耀真等於濟南,先後成立了地方眼科學會。

1937年,中華醫學會開第四次全國大會時,成立了全國眼科學會,選舉周誠滸為第一任眼科學會會長。

1929年畢華德等在北京組織創刊眼科專號於《中華醫學雜誌》外文版,翌年又發刊《中華醫學雜誌》眼科專號,

前後共只出刊10餘期。在東北高文翰、石增榮等曾創刊《中國眼科雜誌》,但不久即因「九一八」事變而停刊。

眼科專科雜誌——《中華眼科雜誌》直至1950年才創刊。

 

口腔醫學

 

一、18401911年口腔科學發展概況

 

18401845年間,有些教會醫院設立了牙科。通過這些醫院的牙科或牙醫診所的活動,

將國外先進的近代口腔醫學理論與技術陸續傳入我國,促使我國近代口腔醫學有了緩慢的發展。

 

我國近代口腔臨床治療診室的建立,最早始於晚清皇宮太醫院中的牙醫室。

1898年間或稍後,清皇朝建立了宮庭式的牙醫室,首屆主持人陳鏡容牙醫師。

在此牙醫室中,已應用西方的口腔科藥品和材料來治療口腔疾患和修復牙齒缺損及牙列缺失。

民間建立近代口腔臨床治療診室的時間稍晚一些。1908年,英美教會人士在四川成都開設了專門的牙科診所,

為平民醫治口腔疾病,此為我國最早建立的近代牙科診所之一。清末年代,我國口腔醫學發展雖比較緩慢,

但臨床上治療的病種已涉及牙體病、牙髓病、牙周病、口腔粘膜病、口腔炎症、口腔腫瘤、

顏面神經疾患以及涎腺與顳頜關節疾病等。

 

我國近代口腔醫學的發展,除一批傳教士醫師起著積極作用外,早期我國即有少數學者出國學習西方口腔醫學,

回國以後應用近代口腔醫療技術開展臨床治療工作,他們發揮了重要作用。徐善亭牙醫師,

是較早時期從事西醫口腔科學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於l900年前去澳大利亞學習外科與牙科,歸國以後,

在廣州和香港開業醫牙疾,並著有《[新發明牙科衛生書]》(1904年出版)

 

二、19121949年口腔科學發展概況

 

辛亥革命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38年中,我國口腔科學有了明顯的發展,特別是臨床方面比前半個多世紀有較大的進步。

19111946年間,國內先後建立的10所牙醫本科與專科開設的口腔臨床課程及實習內容分析,口腔外科、

冠橋與托牙修復,牙頜正畸、兒童牙科、口腔X線診斷等診治內容,基本上與國外近代口腔醫學相類似。

 

舊社會經濟基礎很落後,兒童牙科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僅在少數口腔教學醫院中設有專門為兒童進行牙病診治的治療室。

19世末,Anggle氏對牙頜畸形防治方法提出一些理論,發表了錯頜分類法,對我國口腔正畸學很有影響。

我國一些留學的牙頜正畸學家,回國後率先開展這方面的工作,由於條件的限制,僅局限少數青少年中的患者,

很不普及,只能算奠定基礎而已。我國在2030年代開始重視防齲工作,但由於條件所限,

僅在少數小學的兒童中開展,牙病預防尚處於蔭芽階段。

 

1914年劉東生編《中國牙科大會記》所載每百萬人中,僅有牙科醫師一人。

因為在1914年以前,我國尚無培養中國學生的牙醫學校。至1949年,已建立的幾所牙醫院校培養的畢業生總共不足700

(另一統計數為500名左右),而且只分布於幾所院校的口腔教學醫院及少數大中城市醫院的口腔科中。就全國而言,

口腔醫學的「缺醫少藥」情況相當嚴重。由於舊社會政治經濟落後的影響,口腔醫學界少於交流,缺少統籌,

更為導致其本身發展緩慢落後的結果。

 

耳鼻咽喉科學

 

一、近代耳鼻咽喉科的建立

 

1906年,北京協和醫學堂〔協和醫學院的前身)附屬醫院內沒有五官科,全院80張病床中,五官科病床僅4張,

且無專職的住院醫師。1916年協和醫學院設眼耳鼻喉科,耳鼻咽喉科業務由美籍醫師鄧樂普(DunlapAM)主持。

1918年眼科與耳鼻喉科各自獨立。同年高施恩入協和醫學院任耳鼻咽喉科醫師,

高施恩成為北京地區歷史上第一名中國籍耳鼻咽喉科醫師。

 

1938年張慶松在協和醫院耳鼻咽喉科開展了變態反應臨床業務,但規模很小。

1947年協和醫院復院後,耳鼻咽喉科下設三個科。劉瑞華負責耳鼻咽喉科業務兼管牙科;張慶松負責鼻科;

徐蔭樣負責咽喉和氣管食管科。北京協和醫院耳鼻咽喉科的建立,是中國耳鼻咽喉科學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它培養了我國第一代耳鼻喉科的人才,以後全國其他各省、市醫院陸續建起了耳鼻咽喉科。

 

日俄戰爭後,日本獲得了在我國領土上的南滿鐵路控制權。19074月創建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大連醫院。

19077月建立耳鼻咽喉科,日本人岸一太郎首任醫長(即科主任)。滿鐵大連醫院是我國獨立的耳鼻喉科首建單位。

該科有自己專用的手術室,器械齊全,有全套內窺鏡檢設備,有完善的隔音室,及當時最先進的美國製造電子管聽力計,

可進行前庭功能檢查,有電鼓膜按摩器,並有可進行中耳病理及生理研究的實驗室。

 

1911年美國教會在上海創立的宏仁醫院裡,設立了耳鼻咽喉科。

翌年,在杭州的浙江醫藥專門學校里開設了耳鼻咽喉科課程。浙江醫藥專門學校是我國開展耳鼻咽喉科學教學的最早學校。

1911年陸軍軍醫學校成立耳鼻咽喉研究科。

 

1913年博濟醫院設眼耳鼻咽喉科,1914年濟南齊魯醫院設立耳鼻咽喉科。當時設備簡單,只能做一般檢查和治療。

1929年郎健寰到齊魯耳鼻咽喉科任職後,1931年美國贈送齊魯醫院內窺鏡,為喉、氣管、支氣管的檢查創造了條件。

1928年漢口協和醫院已有英籍耳鼻咽喉科醫師翁(WongAS)施行扁桃體、鼻息肉切除等手術,

1936年李寶實到漢口協和醫院工作,建立了耳鼻咽喉科,在外科附設病床數張,開展了扁桃體擠切等手術。

 

二、耳鼻咽喉科教學與臨床工作

 

1949年以前,我國耳鼻咽喉科教學工作進展緩慢,教學方案大多承襲國外的方法,各年級的教學計劃也大致與國外相同。

1949年,我國培養出來的耳鼻咽喉科醫師僅50人。教學離不開師資和教材,而在這兩方面都是非常貧乏的。

浙江醫學專門學校是我國早期重視耳鼻咽喉科教學的學校之一,在姚夢濤任教於該校期間,鑒於教材缺乏,

遂以德文教材為藍本,編寫了耳鼻咽喉科教材。因其擅長繪畫,故對耳鼻咽喉各器官的解剖講解異常細緻,

講課效果很好。

 

關於教材,無論著作或譯作都屈指可數,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要。

1949年以前,我國出版的耳鼻咽喉科譯著主要有:沈玉賴編譯的《耳鼻咽喉科學》(原著日本射介純,上海新醫書局1948年出版)

王保華編譯《氣管食管學》(JacksonC.著,上海科技出版社1949年出版)1937年郎健寰曾翻譯《耳鼻咽喉疾病》,

可惜在將此書交上海商務印書館排版印刷時,因戰爭原稿被焚,致使此書未能及時出版。值得提及的是,

陝甘寧邊區延安醫科大學國際和平醫院的耳鼻咽喉科主任李亭植,於1940年編寫了《耳鼻咽喉科學》。

該書由抗戰時期十八集團軍留守兵團衛生部出版,據推算出版時間最遲是1945年。

該書是我國出版印刷的第一本《耳鼻咽喉科學》教材。這本教材現在保存於《延安革命歷史博物館》的陳列櫃內。

 

中國近代耳鼻喉科取得了一定成績,表現在各醫學院校先後設立了耳鼻咽喉科課程,床位數逐年增加,

尤其是各種手術逐漸開展起來。如,劉瑞華於1920年首創乳突鑿開術;1928年開始採用內窺鏡取除異物;

胡懋廉於1930年首創經直接喉鏡取除氣管異物,1939年又首次施行喉全切除術;李寶實在國內首創扁桃體擠切術;

1942年郎健寰與孫鴻家在山東齊魯醫院做了一例全喉切除術,手術很成功,術後指導病人學會食管發聲,

是為食管發聲的首例,也是食管發聲訓練的開端。1947年姜泗長、孫鴻泉首創內耳開窗術;

李寶實首創鼻內篩竇根治術;步豐駒首創食管擴張術;林必錦首創個上頜骨切除術。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