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通史    上一頁     下一頁

 

()台灣之醫事人員

 

1950年一月台灣全省開業醫師:醫師有2532名,乙種醫師251名,計2783人。

至同年十日為止,全省登記醫師計有3371人,牙醫師736人,護士1031人,助產士2672人,藥劑師736人,護士8544人。

台灣省各項醫事人員執業者,計有醫師4813人,牙醫師804人,藥劑師951人,助產士2093人,護士1588人,藥劑生436人,

中醫師1674人,鑲牙生232人,乙種醫師82人,總計台灣地區共有十所醫學院,十二所醫事專校及十五所醫事職校,

每年約有1200餘名藥學系,350餘名牙醫學系,500餘名醫事技術學系,

1200餘名藥學系及5000餘名護士及助產士5000餘名畢業生,故醫事人員顯著增加。

 

1994年底,台灣地區各類執業醫事人員共有114076人;其中,醫師24455(21.44%)、中醫師2,833(2.48%)

牙醫師6973(6.11%)、藥師11025(9.66%)、放射線技術師(±)1699(1.49%)、護理師23270(20.40%)

護士30464(26.71%)、助產士905(0.79%)、鑲牙生122(0.11%)

 

1994年底台灣地區執業醫事人員平均每萬人計53.87人。每萬人擁有醫師12.89(西醫11.55、中醫師1.34)

牙醫師3.29人、藥師()8.86人。

 

()傳染病防治

 

法定傳染病

 

台灣地區目前有十二種法定傳染病,包括霍亂、痢疾(阿米巴性與桿菌性)、傷寒及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炎、

白喉、鼠疫、猩紅熱、斑疹傷寒、回歸熱、狂犬病、黃熱病、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等。

 

&應報告傳染病

 

台灣省政府於1955年陸續發布百日咳、破傷風、小兒麻痹症、瘧疾、日本腦炎及恙蟲病等六種疾病為應報告之傳染病,

通令各衛生醫療機構,凡發現該等患者應即報告。自1974年行政院衛生署陸續增列應報告傳染病多種,

1974年增加開放性肺結核、結核性腦膜炎、麻疹、急性病毒性肝炎;

1985年後天性免疫缺乏症候群列為應報告傳染病,

1990年公布了愛滋病防治條例後該症候群即歸類為法定傳染病;

1988年以後,增列登革熱、德國麻疹(風疹)、先天性德國麻疹症候群、風濕熱、癩病、腮腺炎、淋病及梅毒;

1994年增列急性無力肢體麻痹症。

 

預防接種

 

對嬰兒及學齡前兒童提供各項免費預防注射,如卡介苗、白喉、百日咳、破傷風混合疫苗、小兒麻痹疫苗、麻診疫苗、

B型肝炎疫苗、日本腦炎疫苗、德國麻疹、麻疹、腮腺炎混合疫苗等。1994年各種預防接種達8583千劑。

其中以B型肝炎疫苗最多,小兒麻痹口服疫苗次之。

 

()主要疾病防治成果

 

寄生蟲病防治:

 

1971年台灣省政府衛生處對全省四萬餘國小學童抽查結果,顯示蠕蟲感染率高達73%,其中蛔蟲、鉤蟲約佔55%以上,

嚴重影響學童健康。擬定《台灣省學童腸內寄生蟲病防治計劃》。

 

瘧疾之撲滅

 

甲午戰後,台灣及澎湖列島遭日本割據,18956月起,日本佔領台灣整整半個世紀,

這期間瘧疾一直是最重要的地方病之一。根據正式統計數字,瘧疾是19061951年排名第一的死亡原因。

 

光復後台灣防瘧的活動始於194611月。繼之於1947年又在中台灣的水裡和北台灣的基隆設置野外研究站。

1948年春,成立瘧疾研究所於台北,隸屬省衛生處,原設之野外研究站改組為分所。

台灣之撲瘧計劃分成四個階段:準備期(19461951)、防治期(19521957)、監視期(19591964)及保全期(1965)

 

1965111日,台灣獲得世界衛生組織之證明書,正式列人瘧疾根除地區之名單。

 

結核病之防治

 

台灣光復初期,肺結核病為流行最廣、危害最烈之一種疾病,1952年時,死亡率十萬人口中91.56人,居十大死因第三位。

1985年起,結核病已被排出十大死因之列,1986年起,死亡率降到每十萬人口中十人以下。

 

本省於1952年開始推行卡介苗接種,至今已接種2400多萬人次,目前每年接種約五十萬人左右,嬰幼兒約佔60%

嬰兒之接種率達九成以上,對嬰幼兒大具意義。本省在60年代死於結核性腦膜炎之幼兒每年約有兩百人以上,

至七十年代中以後逐漸減少,每年僅有數人,此現象與卡介苗之接種率高應有相當程度的關係。

 

台灣之病毒性肝炎防治

 

台灣地區四十歲以上的居民,約有90%曾受B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

並且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陽性率平均1819%,全民中平均1415%

 

鑒於B型肝炎病毒感染為台灣地區重要之公共衛生問題,衛生署於19821986年度完成「加強B型肝炎防治計劃」,

19881992年度間實施第二期計劃,自19931997年度間實施第三期計劃。

 

B型肝炎預防注射實施計劃自19847月起開始辦理,19851986年度注射對象對帶原母親之新生兒,

1987年度起除所有新生兒外,並逐年擴大推動注射對象,從學齡前幼兒、國小學童、青少年、以至成人並包括醫護人員及帶原者家屬。

 

()醫學教育

 

醫學教育的改革由制度著手,首先廢止了日式的講座制,分別改組、合併設科。

日據時代行之有年的講座一旦改制,起初雖也曾遭遇一些阻力,但在台大校長傅斯年的強力主導下終於完成改制。

同時,也建立了住院醫師制度。對於台灣醫學教育制度的改進劉瑞恆博士有很大的影響力。

 

1949年開始,醫學院和附設醫院選派基礎和臨床各科人員出國深造,主要的進修國是美國。

早期幫助台大醫學院和附設醫院人員出國進修的經費,很少來自政府教育主管機關,大多是仰賴外援機構的資助,

包括:美國醫藥援華會(AmericanBureau for Medical Aid toChina,簡稱ABMAC劉瑞恆為駐台代表)

中國醫藥基金會(China MedicalBoard簡稱CMB)、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Organization,簡稱WHO)

美援會等。這些機構在提升和培育台灣醫學教育和醫事人員方面有很大的貢獻。

 

醫科學生修業年限,日據時期原為四年制,接收後改為五年制,於1947年再改為六年制,直到1949年始改為七年制。

第一、二年稱醫預科,設在台大理學院,自1966年起,才改隸醫學院。醫科於1973年更名為醫學系。

學生修業期滿,考試及格後,授醫學士學位。

 

台灣公私立醫學院總共有十一所,其中公立者四所,私立者七所,以台灣大學醫學院歷史最悠久,己有百年歷史。

除台大醫學院外,其他十所醫學院依成立之先後為:國防醫學院(1949)、高雄醫學院(1954)、中國醫藥學院(1958)

台北醫學院(1960)、中山醫學院(1960)、陽明醫學院(1975)、成功大學醫學院(1983)、長庚醫學院(1987)

輔仁大學醫學院(1990)、及慈濟醫學院(1994)

 

各醫學院有共同的系所,也各有特有的系所,各具特點,向不同的方向發展。

國防醫學院培養軍醫,中國醫藥學院培養中醫,中山醫學院創校時以培養牙醫,陽明醫學院以培養基層醫師為主。

 

學制因學系有所不同,醫學及中醫學係為七年制,牙醫學係為六年,其他學係為四年,學士後醫學及學士後中醫學係為五年。

 

香港醫藥發展概況

 

一、五十年來中西醫在香港的消長

 

自從抗生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發明以後,西醫有了一種新武器,中醫在內科領域所擁有的優勢已大不如前。

西醫出身的張公讓先生,19605月間曾在《中國新醫藥》第五十一期發表《二十年來中西醫在香港之消長》一文,

文章指出:「據老一輩的醫界一般意見,二十年來中西醫在香港是中消西長。

二十年前每一條街道,都有很多中藥店,西藥房則寥寥無幾。但是二十年後則中藥店日漸減少,西藥房則日漸增多;

中醫生的生意也是如此,中醫生的生意日漸減少,西醫生的生意則日漸增多,尤其是西醫廉價診所設立以後。」

 

香港中醫多用學徒式傳授新人,戰前潘陸仙、陳伯壇、陳慶保等人都曾設帳授徒,但設備簡陋,教材貧乏,

無法與今天中國內地、台灣的中醫學院相比。

中醫團體公開設中醫藥講座,最先由香港中華國醫學會(香港中醫師公會前身)盧覺愚等人提倡。

香港的中醫學院多在夜間上課,戰後成立的中醫學院有多間,

包括王道、漢興、現代、復旦、香港及各中醫師公會附設的學院等等。現在碩果僅存的除中醫公會會立學院之外,

僅得中國國醫學院、菁華中醫學院兩家,歷史也最悠久。

九十年代初期,第一家全日制的私立香港中醫專業學院(佛教法住學院附屬機構)正式誕生,

另一所由香港中醫學會附設的中醫學院同時成立,學院還設有專修課程。

 

戰後香港中文大學成立中藥研究中心。中文大學校外進修部多次舉辦過中醫藥課程,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近年亦設辦中醫藥證書課程,有些中醫藥團體經常舉辦中藥展覽,

市政局圖書館長期與中醫團體合辦中醫講座,新近成立的香港科學館也有中草藥、針灸部份材料展出,對擴大中藥的影響有一定的作用。

 

五十年代初期,內地著名中醫學者大批湧到香港定居,南北人材薈萃,這是香港中醫人材最鼎盛時期。

1953年間,香港中醫界首次與國際東方醫學者展開交往,當時西德針灸學會副會長許米特博士(HeribertSchmidt)東渡日本,

投身漢醫大家大敬節門下,以一年時間學習中醫《傷寒論》。

是年3月途經香港返國時,香港中醫藥團體聯同在灣仔英京酒家作出盛大歡迎,中醫藥界人士逾千人赴會,

情況非常熱鬧。香港報章更以相當大的篇幅連篇累牘報導許米特博士此次訪港的新聞。

《星島日報》有一篇特稿,題目是《是抬頭的時候了》道出了中醫界幾十年來蘊藏在心上久而欲吐的鬱悶。

 

195542日至3日,日本東洋醫學會在日本京都大學召開第六屆學術大會,

香港有些中醫團體首次接獲此類國際學術大會請柬(註:大會用個人名義發出的請柬,

香港中醫界共有張公讓、陳存仁、謝永光、羅世民四人接到此項邀請)

 

從五十年代開始,香港已逐漸成為國際重要商埠,國際間的交往越來越頻繁。

五十年代中期,香港針灸界邀請日本針灸名家中谷義雄博士一行十人來港講學,為港日兩地學術交流奠下基礎。

1973927日至29日,第三屆世界針灸學術大會在韓國漢城舉行,香港首次派出一行廿多人由謝永光教授率領的代表團參加,

此後香港的中醫界不斷組團至國際展開交流活動,但以這一次為嚆矢。

 

七十年代由於世界掀起「針灸熱」,加上此地一位腦科西醫創造針刺戒毒成功,引起世人矚目,

為中醫針灸界帶來一片空前未有的興旺。短期培訓針灸班的設立,有如雨後春筍,不少外國人專程來香港取經。

 

雖然針灸的療效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承認,根據最新報導,針灸已傳播一百三十個國家,

但香港的中醫針灸專家還未獲得應有的地位。

1985716日至19日,世界衛生組織在香港召開「針灸穴名標準化會議」,參加會議的有十一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

中國針灸學會派出龐大的代表團由魯之俊會長率領來港主持會議。

作為東道主的香港,有關當局推派出席的代表只是西醫,並非對針灸學獨有專長的中醫。

 

七十年代末期,內地開始推行開放政策,八十年代中國內地與香港中醫界的學術交流增多。

19848月香港中醫界首次參加全國第二屆針灸針麻學術研討會。

1985年謝永光應邀參加中國中醫研究院三十周年院慶,同時應該院圖書情報中心三屆學術年會之邀在會上作專題報告,

這是香港中醫首次上北京作學術交流。

19861120日至22日,中國中醫研究院在北京召開中醫證的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少數外國學者被邀請參加,

香港方面有謝永光、劉祚田兩人被邀請出席。

198712月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在北京召開第一屆世界針灸學術大會期間,謝永光應中華醫學會、

蘇州醫學院邀請作專題報告。

199011月全國第一間針灸陳列館在長沙市湖南中醫學院成立,謝氏被聘為針灸陳列館顧問兼湖南中醫學院客座教授。

 

二、中醫藥概況

 

香港中醫,除部份來自國內移居外,主要經由本地培訓。

 

戰後最先開辦的中醫學校,是譚寶鈞主辦的「香港中國國醫學院」,該院創立於1947年秋,辦至今已有48年。

另一家由范兆津主辦的「香港菁華中醫學院」,創立於1953年,校址原設軒尼詩道5392樓,

1961年夏遷到灣仔馬師道國民大廈43號上課。

1985年秋更在銅鑼灣英皇道2號鴻安大反3B座自置校舍,該院也有43年歷史。

上述兩家中醫學院都是歷史最悠久,但均未獲港英政府的承認和資助,

幾十年來一直走著崎嶇的道路,進展艱難,但卻為培育中醫新一代作出積極的貢獻。

 

五十年代初期在香港開辦的中醫學院,還有王道中醫學院(院長陳濟民)、現代中醫藥學院(院長陳居霖)

復旦中醫學院(院長謝禮卿)、漢興中醫學院(院長方德華)、中國新醫藥研究院(院長張公讓)

香港中醫學院(院長梁翰芝)、僑港中醫學院(院長徐漢屏)、嶺南國醫學院(院長馬麗江)

東方中醫學院(院長羅世民)、嶺南傷科研究院(院長梁永亨)、健民國醫學院(院長潘茂容)等等。

 

一般來說,大部分的中醫學校都以教授中醫學課程為主,小部分專門講授針灸學、生草藥學、推拿、跌打骨傷科等;

此外還不少數學校開辦中醫進修班,供已有中醫學基礎訓練的人士進修(包括曾在中醫學校本科班畢業及現業中醫)

根據香港中文大學中藥研究中心畢培議博士八十年代的調查報告指出,

近四十多年來先後在港開辦或掛名的中醫學校和研究院大約有50家,而專以針灸為主的學校則至少也有16家。

 

香港的中藥研究,主要在香港中文大學中藥研究中心進行。

香港中文中大學中藥研究中心成立於1975年,初時定名為中藥研究組,到1979年提升為中心。

在組織上隸屬於理工研究所,參加工作人員包括理學院、醫學院以及其他專門人材。

中心設主任1人、副主任1人及研究員25人,由研究員組成協作委員會,推動科際合作研究計劃。

1984年中藥研究實驗大樓正式啟用,內設有化學實驗室、生物化學實驗室、藥理學實驗室、

組織培養室及實驗動物觀察室等,都是由專責人員管理。

 

中藥研究中心基本經費來自中文大學,但研究材料和設備方面經費,大部來自國際機構和社會人士的捐助。

國際機構的捐助,有以該中心的研究工作為對象,亦有特別支持某一項計劃的。

例如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即曾資助「女性避孕藥研究」、「男性避孕藥研究」。

此外國際科學基金會、福特基金會及IBM公司等國際機構,亦有捐款支持該中心的特定研究項目。

 

除國際機構外,香港各界人士歷年來的捐助,數額亦很大。從1978年至1982年間收到的「研究基金」捐款,

總數達530萬元。截至1983年止,還有直接捐募的研究捐款,亦達480萬元。這是初期捐款概況,其後續有增長。

 

避孕藥研究由1976年開始,香港中文大學中藥研究中心即進行避孕藥研究,作為國際協作項目之一,

並獲得世界衛生組織的支持。研究目的在於由中國傳統草藥中提煉不含類固醇的抗著床藥物,

以及男性用的避孕藥。香港中文大學中藥研究中心在進行葫蘆科研究過程中,

又發現4種新引產蛋白質。此類蛋白質經深入研究,更進一步發現有抑制多種癌細胞生長的效用,

而且又證明能有效及選擇性地殺傷愛滋病毒感染的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

目前天花粉蛋白已獲美國FDA批准,進行臨床試驗工作。

 

毒性中藥研究香港自開埠至今,中藥一直廣為市民採用,但港英政府百多年來對中醫藥一直推行歧視政策,

未有任何監管,亦從未加以扶植,以致中草藥及中成藥的品質管理不堪理想。

及至1989年以後,屢有誤服中藥中毒及死亡事件發生,港英政府才作全面檢討。

行政局於199411月接納《中醫藥工作小組報告書》的建議,認為港府應及早建立制度,推廣及監管中醫藥業。

因應此發展,中藥研究中心遂提出設立「中藥及健康食品成分化學質量控制實驗室」,

 

尋求解決中藥質量管理方面長久以來存在的難題。此計劃不但可以協助中藥業發展,保障市民健康,

也可幫助政府建立監管制度。中藥研究中心對毒性中藥進行深入研究,其包括品種鑒定、炮製技術的品質控制、

毒性成分測定和毒理研究。並與南京藥科大學合作編寫《香港常用有毒中藥圖鑑》。

最近又獲裘槎基金會贊助,開展研究成立「中國食品及中藥毒性和副作用電腦資料庫」。

這些工作對保障市民服用中藥的安全,將有幫助。

 

除了基礎研究、專題研究之外,還有中醫文獻研究、醫療社會學方面的研究等等計劃正在進行中。

應該特別記述的是19851992年所進行的《心血管藥物與鎮靜劑》研究計劃。

這項計劃的經費由香港賽馬會捐助,內容包括鎮靜劑研究、心血管藥物研究兩大部分。

研究計劃在1985年提出,19923月完成。

 

中藥研究中心的最新計劃是,連結國內中醫藥電腦資料庫,以及統一兩岸三地中醫藥電腦庫的主題詞及關鍵詞。

該中心的正副主任畢培曦、簡永基於19954月出席北京一個中藥會議時,

已爭取得大陸及台灣代表對統一中醫藥主題詞建議的支持。此項計劃意義重大,

除裨益中、港、台三地中醫藥發展外,更會影響日、韓、歐、美等地的中醫藥研究。

 

該中心又鼓勵整體合作,有目標地開發新藥、包括中成藥及健康食品,參與這方面研究的同人更多。

另外中心在1995年年中開辦了「針灸」和「毒性中藥」等短期課程,專為校內及其他大專院校的學生而設。

 

澳門醫學

 

澳門工人醫療所,創建於1952年,隸屬工會聯合會。初辦時的目標是為勞工階層提供低收費的醫療保健服務,

隨著社會需求的增加,工人醫療所逐步將服務對象擴大到各階層人士,發展成為面向社會的服務機構。

該所長期堅持夜間診病至晚上九時,方便勞工階層下班後就醫。

 

1984年,澳門政府對全澳的醫療衛生進行籌劃部署,至1993年計劃完成這一規劃的出台,推動了澳門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

 

一、醫療衛生現狀

 

澳門醫療衛生屬中上水平,預計男女平均壽命70歲,年平均死亡率3.81%,初生嬰兒死亡率6%

接近達到先進國家的同類指標。出生率近年來呈下降趨勢。全澳每1000居民中有1.52個醫生,2.03個護士,2.63張病床。

1991年三大死亡原因依次為:循環系統疾病、惡性腫瘤、呼吸系統疾病。

 

澳門政府的衛生政策,是以政府醫院(仁伯爵綜合醫院,華人稱為山頂醫院)為核心,全澳設九間官辦的衛生中心,

形成以基層和醫院衛生護理兩體系相結合的醫療服務。

5年來,澳門政府每年撥給醫療衛生事業的開支,

約佔政府財政總開支的10%,1993年為65千萬澳門元(1澳門元約等0.97港元)

還改建、擴建了仁伯爵綜合醫院和鏡湖院,使之達到或相當於內地三級甲等醫院的水平。

 

澳門的醫院衛生護理,主要由仁伯爵綜合醫院和鏡湖醫院擔負。

 

仁伯爵綜合醫院1993年初重建完成,可提供418張病床,33個專科門診和擁有直升機停機坪設施的內外科急診。

該院工程師大部分向葡國招聘,同時擬各中國內地招聘專科醫生,合作培訓有關人才。

院內還設立衛生事務中心,負責接受居民和病者對該院服務的諮詢、投訴或提出意見,然後全部直接交由澳門衛生司長處理。

 

鏡湖醫院是澳門最受青睞的民間綜合醫院,仍由鏡湖醫院慈善會承辦,現任慈善會主席為著名愛國人士馬萬祺先生。

該院設病床521張,西醫師109名,中醫師1(從事針灸),護士214名。

1991年統計,每日接等病人1244人次,門診求診人數佔澳門醫院衛生護理服務的69.40%,住院人數佔54.49%

較仁伯爵醫院為多。近年來政府不斷增加對該院的資助,充實醫療設備,提高醫療技術,

投資1千萬澳門元成立心血管病中心,邀請內地專家來院協助指導,

開展冠狀動脈擴張術(PTCA)及溶栓療法,先後救治數十名心肌梗塞患者,成功率達90%

 

澳門民間的基層衛生護理服務,主要有與政府簽署了部分合作協議的五人醫療所和同善堂等,還有近300家私立診所,

全澳民間領牌的合法醫生400多人。1984年開始,澳門形成了衛生中心免費醫療保健網,

工人醫療所和同善堂每天贈醫施藥達500人次。

各種傳染病患者可在政府指定的部門得到免費醫療,環境保護和社會福利事業成效顯著。

私家醫生轉變為輔助性質,補充工余時間服務。他們的主要應診對象是經濟狀況略寬裕的居民,

對服務質量較為注意,收取費用也相應稍高。

 

澳門衛生司於1982年宣布澳門消滅了天花、鼠疫等6種傳染病。

1992年開始對高風險行業的外地勞工強制性進行愛滋病檢驗,以控制愛滋病在本地區蔓延。

 

二、中醫藥概況

 

澳門華人占人口總數的96%,葡人佔3%。對醫藥需求的特點與內地相似,中醫中藥在居民心目中有著較高的比重。

華人中的上層人士、社會賢達,更視中醫藥為國寶。對中醫藥治病療疾,有著濃厚的感情和堅定的信心。

中醫藥發展的基礎,深深紮根於全澳居民之中。澳門是中醫藥的一個潛在市場。

 

澳門的中醫藥行政上隸屬於政府的衛生及社會事務政務司。中醫醫師執業要在該司辦理登記手續,

中藥藥房也歸該司管理和監督。由於全澳至今尚未設置中西醫師職稱評定機構,

故移居澳門的醫生,可以沿襲內地獲得的工程師資格。

 

澳門的社會民眾團體很多,數年前成立了中醫學會和中藥研究會。積極與內地中醫藥組織翰手開展學術交流。

澳門電視台曾播放河南南陽張仲景學術研究的進展,宣傳中醫藥防治疾病的療效。

 

中醫藥的地位,在澳門與香港相差無幾,同樣處於「在野」派別之內。

仁伯爵綜合醫院至今尚無中醫醫師應診和中藥房建制,鏡湖醫院也沒有中藥藥房。

澳門的中醫醫師絕大多數分散於民間基層衛生護理服務的人員之中。

其學術淵源大都來自祖傳以師帶徒,正規中醫院校畢業生較少,但在衛生司都能夠得到資格認可,領取牌照開業。

據悉,近年業由於內地往澳門移民的增多,中醫醫師也相應增加,該司對資格認定逐步強調學歷,有「水漲船高」趨勢。

 

中醫醫師較為集中的單位是同善堂藥局,其次為澳門街坊中醫診所、三巴門坊眾會中醫診所等。

同善堂門診就診病人擁擠,尤以針灸科為多,秩序並然。

該門診有中西醫師20多人,業務繁忙,透視、化驗檢查只夠應付日常看病,急危重病人常須讓其到鏡湖醫院住院。

個體開業的中醫診所燈光招牌,沿街隨處可見。不少私營中醫診所採取預約就診和晝夜應診的方式,

掛牌的內、婦、兒、骨傷等專科特色非常突出,有的還寫著「××中醫學院畢業」等學歷以供選擇。

因為具有方便簡易的特點,往往為廣大居民樂於接受。

 

在澳門鬧市上,街道兩旁中藥店鋪很多,除同善堂藥局外,大都屬私人開業。

藥店的飲片裝在貨架上無色玻璃筒內,琳琅滿目,使購藥者抬頭便可以看出藥品質地的優劣。

中藥材和中成藥進貨皆有專營,飲片遵古炮製,極為考究,注重質量,強調信譽。

服務態度親切,給人的第一印象頗佳。但與內地相比,收取費用較高。

多數藥店常兼售燕窩、銀耳、鹿茸等高檔補品,為澳門中藥業的又一特色。

 

全澳中藥製劑方面,包括同善堂藥局在內的一些藥店,只能承做傳統蜜丸、水丸、散劑和膏丹劑型。

由於缺少中藥製藥廠,不能從事中藥新劑型的生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自行制定促進醫藥衛生服務和發展中西醫藥的政策。社會團體和私人可依法提供各種醫療服務。」

依據這項法律,澳門回歸祖國之後,作為醫療衛生事業一部分的中醫藥事業,隨著全澳經濟的騰飛,必將得到進一步發展。

 

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的發展

 

一、內科

 

中醫、西醫是我國和世界各國人民在長期同疾病作鬥爭的過程中逐漸積累的寶貴經驗。

在其歷史發展中,由於各方面的原因和影響,形成了兩個不同理論體系各自進行發展。

 

第一階段(1949至六十年代中期):是中西醫結合內科形成和逐漸發展階段。

發展和組織隊伍,逐漸開展用中、西醫兩種方法診治內科疾病,是這個時期的基本特點。

 

1949年以前,中醫飽經風霜,倍受壓抑,幾乎瀕於滅亡的邊緣。新中國建立伊始,首要任務就是繼承,爾後方能談發展。

因此,毛澤東同志在1950年召開的第一屆全國衛生大會上號召:

「團結新老中西醫各部分醫藥衛生工作人員,組成鞏固的統一戰線,為開展偉大的人民衛生工作而奮鬥」。

 

1955年中國中醫研究院成立,明確規定:「中醫研究院的主要任務是中西醫合作,

對中醫中藥知識和中醫臨床經驗進行系統的整理、同時負責搜集和整理中醫中藥書籍(包括民間單方秘方,

並為醫學院培養講授中醫課程的師資和編纂教材。」同時組織了第一期西醫學習中醫研究班。

 

1958年毛澤東同志在批示衛生部「關於組織西醫離職學習中醫班的總結報告時指出:

「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應當努力發掘,加以提高」。隨後全國各地廣泛地開辦了西醫學習中醫班,

「西學中」逐漸形成了高潮;中醫學習西醫也蔚然成風。

1958年第一批「西學中」班結業,第一批中西醫結合高級醫生誕生,為中西醫結合內科工作的廣泛開展,

在人員及其素質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並取得了一些成績。

 

臨床主要是在西醫診斷明確的基礎上進行中醫辨證,找出辨證和治療的規律,提高臨床療效。

1954年河北石家莊根據乙腦發於夏暑,以熱為主要症状之一等特點,中醫辨之為「暑熱」,

用白虎東加茵為主治療,取得了100%的有效率。此後北京、南京、瀋陽、天津、上海等均有大量的報導,

病死率控制在10%左右。包頭治療肺膿瘍16例,根據不同的辨證分型而用加味陰理榮湯,

肺瘍湯、紫苑合劑及桔梗白散,結果13例治癒,1例好轉、1例無效。

 

根據脾腎辨證用藥規律,用健脾溫腎法為主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25例,有效率達68%

鉤端螺旋體病中醫辨為濕熱和寒濕證而用甘露消毒丹或三仁湯為主治療,觀察115例,治癒率達92.2%,死亡率為1.8%

其它如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腎炎、上消化道出血、痢疾、瘧疾以及流感等運用辨病與辨證相結合治療,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療效。

 

在廣泛收集單方驗方(其中影響較大的就是1958年冬至1960年的全國「採風」運動)和整理有價值的病案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有關理論方面研究的報導這期間相對較少,集中表現在對中醫理論的驗證和對八綱的初步認識上。

上海醫科大學在五十年代後期發現:現代醫學認為全然不同的6種疫病(如支氣管哮喘、無排卵型功能性子宮出血、冠心病等)

可以同樣用補腎的方法提高療效,從而驗證了中醫「異病同治」的科學性。

 

有人通過實驗從病理生理的角度提出:

八綱是機體對致病因素典型反應的概括,其中陰陽分別是機體機能或熱量不足或過剩的表現;

寒熱分別以熱量不足或過剩為其發病學原因的反應狀態;

虛實分別以機能不足或亢進為其發病學原因的反應狀態;

表裡分別是不伴有或伴有機能或能量代謝深刻障礙的反應狀態。

寒證可見神經功能處於抑制狀態,副交感神經活動增強,

基礎代謝率低下;熱證可見高級神經過度興奮,交感神經緊張度上升,基礎代謝率升高;

虛證可見神經功能低落或抑制,副交感神經緊張度上升(非保護性),基礎代謝率降低;

實證可見一般神經功能較好或過度興奮,交感神經緊張異常上升,基礎代謝值增高。

 

第二階段(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末期):可以稱之為中西醫結合內科發展的停滯階段。

由於歷史的原因,就整個中西醫結合內科來說進展緩慢,但並不排除某些局部取的了一定的成就。

這期間研究的較多的疾病主要有呼吸系疾病、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疾病、血液病、泌尿系疾病等。

以某些病種的大量臨床實踐,重視單方、復方的研究,產生了一些有效方藥以及理論研究逐步得以開展為其基本特點。

呼吸系疾病的中西醫結合研究的慢性支氣管炎最活躍,其中又以天津、北京、福建等

九省市慢性支氣管炎中西醫結合標本診斷分型研究協作組的工作最有代表性。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

 

(1)通過多學科、多指標方法、根據數理統計原理,評選國內最有代表性的若干方案,

認為中西醫結合標本診斷分型方案較為合理,實現了慢性支氣管炎的計量診斷。

 

(2)用標實和本虛的相互作用——惡性病理循環導致遷延不愈,解釋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生、發展規律,

由肺氣虛→脾陽虛→腎陽虛,是一個肺氣腫逐漸加重的過程;

是一個從不累及到逐步及以及明顯累及心血管及全身各系統的過程;

是一個腎上腺皮質和髓質、性腺、甲狀腺等內分泌功能逐漸低下的過程。

 

(3)臨床療效不斷提高:急則治標,熱痰治以清熱化痰、佐以治血;寒痰治以溫化寒痰,佐以活血,現察1481例,

總有效率為95.48%,臨床控制率62.73%;緩則治本,肺氣虛治以補肺益氣,佐以活血;脾陽虛治以健脾燥濕,理氣活血;

腎陽虛治以溫陽補腎,納氣活血。臨床治療470例,治癒率為21.06%,鞏固為17.23%,穩定為29.15%,顯著高於未固本治療組。

 

(4)用現代科學的知識和方法探討標證和本證和病理實質及其相互關係。

熱痰主要是細菌性炎症,也有變態反應和病毒感染、植物神功能失調,

以交感神經功能亢進或副交感神經與交感神經同時亢進為多見;寒痰特徵為分泌亢進,

且常掩蓋了炎症的變化,植物神經功能失調類型多以副交感神經偏亢為主。

 

(5)從「證」的研究入手,先探討了診斷學的中西醫結合;在中西醫結合診斷分型的指導下,

研究論治規律,提高了臨床療效,進行探討治療學上的中西醫結合。

 

總之,這段時期對某些內科疾病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中西醫結合提高了療效,研究了一批療效較好的單方單藥;

理論研究也有了一定進展。但病種研究較局限,理論研究既不深入也不廣泛。

 

第三階段(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可以稱之為中西醫結合內科的繁榮昌盛時期。

研究病種廣泛,診斷和療效評定逐步規範化,醫藥並重和相關理論的深入研究,也是臨床和實驗研究相結合,是本段時期的基本特點。

 

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開始,研究病種日益廣泛,幾乎涉及到了內科的各種疾病。

全國範圍內相繼成立了研究協作,在大量臨床實踐的基礎上,制訂了統一的辨證分型和療效評定標準,

使診斷規範化、療效客觀化,同時總結出了不少有效的治療方法和方藥,臨床療效進一步提高。

 

根據1979年廣州全國慢性支氣管炎臨床專業會議上制定的辨證分型標準,通過1487例分型治療近期療效的觀察,

認為此方案較為實用,總有效率為95.48%,明顯高於不分型對照組。按全國分型標準治療急性發作期心臟病909例,

總有效率80%以上,病死率在8%左右,比單純西藥14%的病死率低。

 

1980年我國學者討論制訂了冠心病辨證診斷參考標準,現已廣泛在全國採用。

冠心病的治法除活血化瘀、益氣養陰、溫通宣痹繼續受到重視外,根據其本虛標實的特點,

一些單位提出了益氣活血、扶正固本等法則。

 

1983年全國中醫內科學會脾胃學組制訂了關於胃脘痛的診斷、辨證標準,

經全國20個省市45個醫療單位和科研單位3000多例胃脘痛的臨床觀察,一致認為符合臨床實際。

 

1986年又制訂了胃脘痛的療效評定標準。由北京中醫醫院牽頭,組織全國13個省市的有關專家成立了急症胃痛協作組,

1985年制訂急症胃痛的分型和療效評定標準,通過大量的臨床實踐,研製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方藥為氣滯胃痛沖劑、

虛寒胃痛沖劑、溫中止痛口服液、理氣止痛口服液等,現已廣泛用於臨床。

 

慢性胃炎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視,

1989年中國中西醫結合研究會消化系統疾病專業委員會制訂了慢性胃炎的中西醫結合分型和療效標準。

有人用復方參芪健中沖劑治萎縮性胃炎脾虛氣滯證94例,用參梅養胃沖劑治萎縮性胃炎胃陰不足證81例,

臨床有效率91%,顯效45%以上,病理有效率60%以上。

1986年全國第二次中醫腎病學術會議上,

討論制訂了慢性原發性腎小球疾病辨證分型試行方案以及慢性腎功能不全(簡稱腎衰)中醫辨證分型參考意見。

 

中醫藥治療腎病的效果不斷提高;慢性原發性腎小球疾病完全緩解率為28.8-45.4%

慢性腎功能不全的顯效率約10.913.2%,急性腎小球腎炎近期治療率為67.3-74.5%

上海曙光醫院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成人複發性及難治性原發性腎病症候群235例,近期療效為:

複發組完全緩解在腎病為88.5%,在腎炎腎病為50%;難治組完全緩解在腎病為75.4%,在腎炎腎病為39.7%

 

此外,灌腸療法治腎衰受到重視,豐富了治療學內容。

用中藥結腸灌液Ⅰ號(大黃、紅花,治療急性腎衰97例,治癒87例,病死率為9.3%,與人工腎隨機對照,

兩組各項指標恢復正常所需天數均無明顯差異。

 

中風病的研究,這段時期成績顯著,

1983年中醫內科學會中風學組召開的首屆中風病學術研討會上制訂了中風病的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

同年衛生部中醫司成立了中風協作組,從19837月到198612月採用清熱化痰、活血開竅法,

選擇清開靈注射液治療中風病134例,另設煙酸對照組,結果清開靈治療腦血栓形成111例、顯效率48.6%,總有效率81.1%

所顯高於煙酸組。用化痰通腑法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痰熱腑實、風痰上擾證158例,總有效率83.3%

 

中西藥合用治療中風病顯示了優勢,在用西藥(低右)同時使用中藥辨證處方,治療缺血性中風77例,

顯效53(68.5%),單純中藥治療43例,顯效16(37.2%),二者差異明顯。

 

1984年衛生部組成了血證急症協作組,制訂了統一的診斷和療效評定標準。

吐血、黑便相當於西醫的上消化道出血等,這段時期研製的針對性較強的專方主要有血寧沖劑、

柴地合劑等單味藥的研究則以大黃和明礬的研究最為深入。

 

1984年衛生部中醫司又成立了熱病協作組(包括南、北方協作組),南方協作組制訂了中西醫結合診斷高熱和療效評定標準,

研製了九個系列單劑量微型口服劑即清熱靈、降熱寶、解毒通淋、清氣解毒、解毒通腑、利膽解毒、抗病毒、清瘟解毒、

毒必除。試用於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成人肺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腎盂腎炎、流行性出血熱等均有明顯療效;

北方協作組在制訂了風溫病的辨證和療效標準後也研製了一條列有效方藥。

 

其它如厥脫證、痹證等在這段時期都有了統一的診斷分型標準,臨床效果令人矚目。

值的一提的是:有些疾病如慢性肝炎、血液病、出血熱等病,辨證分型雖未統一,

但總的來看都向著簡單完用的分型方向發展,隨證用方,皆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例如有人認為再障系腎虛所致,臨床宜補腎為主。

補腎為主中西醫結合治療再障3000例,有效率85.4%,緩解治癒率為4050%

 

醫藥並重方面,繼續重視單方單藥的研究,發現了一批活性較強的新結構成份;

為適應臨床需要,對古方今方進行劑型改變是本段時期的基本特點。

 

中醫藥的傳統製劑主要是湯、丸、散、膏、丹、酒、露、膠、曲、茶、煙等,近年來,隨著科學的發展和臨床的需要,

劑型的改進和新劑型的研製有了很大的發展。除片劑、膠囊和微型膠囊劑外,

還有注射液、沖劑、糖漿、口眼安瓿、袋泡劑、泡騰片、乳針劑、氣霧劑、含服劑、滴丸、栓劑等40餘種劑型。

其中的注射液劑型的研製較有代表性。因以往中藥製劑主要是口服給藥,但口服給藥往往作用緩慢,

而且對於一些危重病人湯藥難進體積容積過大不易吸收,使臨床運用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隨著近年來對急症的重視,注射液劑型的研究,取得了不少令人矚目的成績。

全國厥脫證(休克)協作組參照回陽救逆之古方「參附湯」與「回陽湯」的主要組成,

取紅參、附子、青皮三味藥,用薄層掃描法控制其人蔘皂甙,烏藥總鹼,對羥福林含量,製成參附青注射液,

用來治療邪毒內陷所致的厥脫證(相當於感染性休克)。設立西藥多巴胺與阿拉明作對照組。

 

參附青組104例,顯效50例,有效率為84.6%;其中中重度77例,有效率80.5%。西藥阿拉明、多巴胺組31例,

顯效10例,有效11例,有效率67.7%;其中中重度27例,有效率55.5%。統計數據表明:

參附青注射液對中重度的病證療效明顯高於西藥多巴胺,阿拉明組。

 

此項成果獲1987年國家中醫管理局重大科技進步甲級獎。其它為根據「參附湯」研製的參附註射液、

據「生脈散」研製的生脈注射液、據「參冬飲」研究的參麥注射液,用於治療各種原因所致的休克皆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

 

重慶中醫研究所在前一階段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製成「清熱解毒針」靜脈給藥,

治療肺炎等6種感染性病的高熱112例、結果療效並不遜於青、鏈黴素聯合用藥的相同病種的對照組。

 

這段時期,大量的活性單體從中藥中分離出來,如青蒿素、棉酚、丹參酮、聯苯雙脂、異靛甲等。

其中由中國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首先從中藥青蒿中提取出來的青蒿素、

是抗瘧藥物史上繼喹啉類藥物後的一個重大突破,它對抗氯喹型瘧疾、兇險瘧疾、

腦型瘧疾的治療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按國際標準研製的青蒿毒栓,

注射用青蒿琥酯、蒿甲醚注射液,具有高效速效低毒、與氯喹無高交抗藥性以及使用方便等特點。

作為一類新藥已分別於1986年和1987年通過國家新藥審批,其臨床研究達到了WHO對抗瘧新藥的各項研究技術要求。

 

與內科疾病相關理論的研究在這段時間裡非常活躍,幾乎涉及了各個方面,成績顯著。

但歸納起來,主要體現在流行病學的調查、「證」實質的深入探討以及藥物作用機制的研究等三方面內容。

活血化瘀類藥物的研究內容廣泛涉及血液流變學、血液動力學、病理生理學、生物化學等方面。

活血化瘀類藥具有較廣泛的藥理效應,可改善心功能,改善血液高凝狀態、提高纖溶活性、防止血小板聚集、

降低血脂含量,改善微循環,作用於膠原組織,影響炎症過程等作用規律。

 

此類藥物用於冠心病,肝病、腎病、急腹症、腦栓塞等均具有較好療效。

清熱解毒類藥物的研究由早年偏重子抑菌試驗深入到了對機體的全面影響。這段時期的研究表明,

此類藥物除具有解毒、清熱、抗炎外,還具有調節機體免疫功能,調節交感神經—腎上腺功能,

改善微環循,保護實質器質等作用。例如大黃牡丹皮湯、白虎湯,六神丸等均能提高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