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通史    上一頁     下一頁

 

二、外科

 

()第一階段: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中期

 

1960年的全國中西醫結合研究工作經驗交流會上,報告了對急腹症等外科疾病採用了西醫辨病、中西辨證論治的方法,

進行綜合療法,將整體治療與局部治療,治標與治本相結合,對大量的病例進行分析總結。

 

六十年代中期,在大量臨床實踐及初步總結,肯定療效的基礎上,摸索出一些中西醫結合的手術與手術療法的適用症,

以應用中藥、針灸等的經驗,在原來西醫辨病(診斷)的基礎上,結合中醫數千年傳統的診療方法就一般外科感染、

急腹症、乳腺病、燒傷、肛門直腸疾病等病症運用中西醫的方法結合進行研究,

如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通塞脈1號溶合了溫經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養陰補氣、調和營衛的治療方法,

又如根據激素周期分泌變化與沖任血海有先沖盈後疏泄的「月盈則虧」樣的周期性改變,

提出了與傳統的疏肝解郁不同的調和沖任法治療乳腺疾病。

 

在認識到燒傷,尤其是大面積燒傷並發敗血症是疾病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燒傷感染是治癒燒傷的主要障礙的基礎上,

提出及時有效地控制創面感染是提高燒傷治癒的關鍵,並通過抗生素與清熱解毒中藥製成合劑進行治療,

使燒傷患者的敗血症發生率較一般處理為低,實驗證明對常見感染有較強的抑菌作用。

 

還認為燒傷是火熱之邪損傷機體,與溫病較為相似,早期宜清熱解毒,中期宜清熱生津,後期應補養氣血為主,

兼以調理脾胃。應用針灸治療方面,選擇了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的第一期作為治療研究對象,

結果發現針灸能迅速減輕疼痛,使腹肌鬆軟,精神安定,腸鳴音,排氣排便較快恢復。

在外科手術時,亦廣泛開展了針灸麻醉的研究。

 

()第二階段: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末

 

這個階段的特點是:在臨床上進一步深入實踐,並著手從理論上進行探討的階段。

 

由於臨床上已積累了較為成熟並經得起重複驗證的經驗,這些經驗通過辦學習班的形式,得以在全國普及推廣,

這又反過來促進中西醫結合外科的發展。結合臨床研究並以唯物辨證法為指導,

初步提出了一些指導中西醫結合診斷與治療的新的觀點與原則,

並對外科疾病中西醫結合治療中存在的部分難點象闌尾炎複發,

膽道排石不徹底等問題做了進一步研究,包括外科疾病病因的中西醫結合研究。

 

在古方應用方面,為了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進行劑型改良,並通過臨床藥理研究為臨床應用提供了理論基礎,

如用古方生脈飲製成注射液治療感染性休克,克服了傳統劑型對於危重患者的服用不便、不能及時搶救的缺點,

還發現生脈飲注射液有抑制毛細血管通透性的非特異性抗炎作用,對IgE抗體介導的體液免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對細胞免疫有促進作用,還能增強人體對缺氧的耐受力,對正常人與荷瘤動物的網狀內皮系統均有明顯的激活作用,

能減輕內毒素對機體的毒性,激發腎上腺皮質功能,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及增強心肌細胞的收宿等作用。

 

用現代醫學的手段來發掘、整理、提高中醫藥的方法,彌補了中醫的一些缺陷,亦促進了醫學的發展。

針刺麻醉在外科手術中的廣泛使用,擴大了手術範圍,特別是對於老年、體弱,和心、腎、肝等臟器功能差,

以及對麻藥過敏而不宜採用麻醉的患者,針刺麻醉顯示了其安全,有效的優點;

上述中生理擾亂輕,術後併發症少,康復早,還能節約大量的麻醉藥品,具有獨特的優點。

 

隨著臨床經驗的不斷積累,與基礎結合的逐漸加深,中西醫結合治療外科疾病的水平不斷提高,方法日益增多,

形式多樣,在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的中西醫結合藥物注射治療內痔的基礎上,

根據中醫「酸可收斂,澀可固脫」的理論,以五倍子、明礬為主製成了「消痔靈」注射液,

將內痔注射術分四步操作,提高了臨床療效,且在防止複發方面有積極作用。

 

通塞脈片的基礎實驗證實該藥有抗凝溶栓、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免疫機能,抗變態反應等作用,

臨床療效明顯提高,氦-氖雷射照射穴位,治療急性乳腺炎、鹿角膠注射液治療乳腺癌、

重度燒傷時創面全部中藥復方噴洒或外塗使其形成藥痂,中藥外用能抑制綠膿桿菌生長。

 

()第三階段: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

 

在急腹症的研究中,中醫的「六腑以通為用」治法,經實驗證明:通里攻下方藥能調整胃腸功能,改善血液循環,

因此通里攻下成為治療急腹症的主要方法,且對於辨證與辨病結合分期,更為客觀與便於治療,

肛門直腸疾病研究發揚了中醫治療痛苦少,療程短、操作簡便,又在傳統的基礎上,

按照現代醫學切開引流掛線技術予以改進,臨床效果頗佳。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骨髓炎、下肢潰瘍、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乳腺疾病、血管瘤、淋巴結結核、骨與關節結核、敗血症等病症,

 

以西醫的抗生素、手術療法治療局部病變部位,以中醫的手法,內服及外用藥並舉,

既調整了機體的功能又直接對病患部位起作用,避免了手術後人體機能降低,對抗生素髮生耐藥性的副作用,

又縮短了療程,降低了複發率。

 

三、肛腸科

 

()痔瘡

 

注射法治痔的進展用注射療法治療內痔、混合痔:

 

1977年史兆岐製成「消痔靈」注射液後,把痔注射療法推向了一個新階段,改變了以往的注射法,

推行「4步注射法」在臨床上取得很好療效,並獲得「神奇的藥」的讚譽,屢獲國內外金獎。

這種療法在治療史上再一次走出國門。

 

枯痔療法治痔的進展:

 

這是一古老的傳統療法,枯痔散、枯痔釘有含砒和不含砒兩種。前者建國初期使用較多,但因毒性較大,

屢有砒中毒病例發生,後多改為無砒製劑。1980年以後枯痔療法應用的報導已日見減少。

 

手術療法治痔的概況:

 

治療外痔、部分混合痔多採用手術方法。手術種類繁多,結紮法,結紮 明礬壓縮法目前仍有報導,

外剝內扎法治療混合痔是被廣泛採用的方法,外剝內扎法治療混合痔是被廣泛採用的方法。

對大型痔核可用兩針一線結紮法,外痔的治療方法以切除為主。環形混合痔的手術治療比較複雜,

 

李興等對13例進行了環形痔切除術效果滿意。胡階林用肛管成型術治療環狀結締組織外痔3412取得較好療效。

段素賢等用外切內扎半閉鎖法治療環形痔據報導效果良好。

 

非手術療法治痔的概況:

 

七十年代上海長海醫院喻德洪、衡水芮恆祥、山東中醫學院附屬醫院、瀋陽瀋河邊痔瘺醫院、

浙江醫科大學第一附屬一院痔科、哈爾濱第三醫院分別製成套扎器。這些套扎器各有特點;

上海長海醫院的套扎器小巧玲瓏,為單圈附加吸引器型。芮恆祥的第四代吸引器為5圈連發,

機身內自帶負壓吸引和照明裝置,配有三種長度吸扎管,不但套扎內痔核,也可在乙狀結腸鏡下套扎較高位的息肉。

其他幾種,結構簡單、合理,具有一定適用性。近年來又有套扎器報導,

說明這種療法不需麻醉、簡便、痛苦小、脫落徹底、併發症少、療效可靠,具有很廣的應用範圍。

 

()肛瘺

 

肛瘺常由肛門直腸周圍膿腫或其它原因形成。從穿越肛門括約肌的部位,侵犯肛門周圍組織範圍的大小,

內外口的多少,分為單純性肛瘺和複雜性肛瘺。由內外口的存在、缺如又分完全瘺或盲瘺。

 

在五十年代大多數著作中,對肛瘺的發病原因認識是比較簡單的,對解剖的認識還是初步的。

到六十∼七十年代就有了較大的進步,標誌著肛瘺的治療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因此在肛瘺診斷、

命名方面開始脫離傳統「象形」命名或「症状」命名範疇,而改用了更加符合病理變化過程及解剖學標誌的命名法。

 

治療方面在五十年代多沿用傳統的中醫療法,掛線多用「藥線」配以鉛錘,切開多用「彎刀」,

自六十年代後期出現了比較顯著的變化:更進一步強調處理內口的重要性,認為內口處理正確與否是肛瘺治療成敗的關鍵。

掛線所用的材料質地由「藥線」改為「橡皮線」。

因具有如下優點,所以這一改革對肛瘺的掛線治療可稱為一次大膽改革。

1、制線的過程更加簡單,不需再用藥物反覆地煎、煮、浸、泡、風乾絲線;

2、來源更加廣泛,幾乎可以隨處可取;3、對絕大部分患者來說免除了「緊線」的過程,患者的痛苦減少,療程縮短。

經過長期的實踐總結出:在先人經驗基礎上吸收新的醫學理論知識,產生了切開治療肛瘺的原因,

克服了以往切開的盲目性,減少了肛門失禁的發生率。

 

在治療方法方面,也更加多樣化。切開掛線法治療高位複雜性肛瘺這一有效療法已載入多種學術著作,在臨床上取得良好效果。

 

()直腸脫垂

 

中醫對脫肛的認識已經很久了,「脫屬大腸氣四虛而兼濕熱,有久痢氣血虛而脫者,有因中氣虛而脫者,有因腎虛而脫者」。

之後本病的病因一直未脫離「虛、痢」二字。到本世紀五十年代痔瘺專著仍沿襲「虛、痢」說,在治療上以補益為主,

常用補中益氣湯。六十年代對本病的認識是在繼承中醫病因傳統認識的同時吸收了現代醫學知識,豐富了對本病的了解。

 

在治療上除用補益劑外,還採用了膠布固定法、13%明礬液注射法等。

七十年代,有了進一步發展,8%明礬液注射法、明礬甘油注射法、脫肛液注射法等以明礬為主的注射治療法相繼出現,

並取得較好療效。在手術方面,粘膜短縮術,瘢痕支持固定法,肛門環縮術配合中藥內服的中西醫結合療法療效更加顯著。

八十年代史兆岐用他發明的「消痔靈」(11濃度)治療直腸脫垂效果良好。

九十年代治療直腸脫垂的非手術療法仍以注射法為主。注射劑的配方主要成份仍是明礬,這標誌著注射療法治療直腸脫垂已臻完善。

 

中西醫結合學會大腸肛門病專業委員會成立雖時間不久,但在這一學科中中西醫結合工作起步卻很早,

從某種意義上講,自從現代解剖、藥理、醫療器械等傳入我國起,中醫的痔瘺科就很快地吸收了其先進知識、

與之結合併取得了快速發展。如掛線術從「藥線」改成「橡皮線」,注射療法治療痔的廣泛應用,

及現代診斷方法的採納、中西藥聯合使用等都可以說是中西醫結合在肛腸科的體現。

 

四、婦產科

 

上海1958年首先認為,中醫臟腑學說中有關腎上通於腦,下連沖任而系胞宮,

調節女子一生的生殖生理活動的腎主生殖的論述,與現代醫學的生殖生理功能,

由中樞神經—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反饋調節有類似之處,應用補腎為主的治療法則,

對生殖功能障礙性疾病進行系統觀察,1962年相繼開展了這方面的工作,

至八十年代通過大量臨床實踐,應用補腎治療功能失調性月經病、閉經、多囊卵巢、不孕症、經前期緊張證、

更年期症候群等疾病均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此基礎上就其機理進行探討。

 

生殖內分泌水平與腎陰陽辨證關係的研究,發現對月經失調的腎虛患者檢測其尿雌激素總量與血中E2FSH

結果顯示腎陰虛者,FSH與雌激素水平均偏高,腎陽虛者均偏低,

如席漢氏症候群兩種激素均偏低,臨床表現為陽虛,而更年期症候群主要表現為陰虛,

FSH分泌亢進而雌激素水平卻極度低落,揭示腎陰陽虛證在性腺軸功能上不能以雌激素的高低而分,

主要與垂體功能和反饋作用有關。補腎治療對垂體卵巢功能的調節,實驗證明是多元性、雙向性調節作用。

補腎對下丘腦—垂體功能的調節,曾觀察多囊卵巢症候群的周圍血中FSHLHET在補腎治療前後的動態變化。

結果揭示補腎藥可能作用於下丘腦,調整GnRH分泌作用。

 

性腺功能與腎上腺皮質、甲狀腺功能有密切聯繫,它們的內分泌功能都是受下丘腦通過垂體前葉調控的,

而腎上腺、甲狀腺病變能影響性腺功能。如有人將大鼠的甲狀腺或腎上腺切除後,使其卵巢HCG/LH受體明顯下降,

用補腎中藥可使其受體功能恢復,說明補腎中藥能通過機體反應性,提高卵巢對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反應能力,

糾正切除腎上腺或甲狀腺鼠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功能低下的補償作用,提示腎上腺皮質或甲狀腺功能低下,

也可以從腎論治。以上研究,初步揭示了「腎主生殖」的實質,是指「下丘腦—垂體」軸及其所屬的三個靶腺軸神經內分泌功能而言。

 

近年來中西醫結合對女性生殖功能神經內分泌調節,尤其是對下丘腦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催乳素(PRL)的調節,

阿片肽—兒茶酚胺系統和各神經遞質在性軸調節中的作用的臨床積實驗研究,已初步看到了苗頭。

例如有研究發現絕經後更年期綜合證患者血漿β-內啡肽和5羥色胺水平明顯低於正常對照組,

經中藥甲蓉片治療後能回升至正常水平。電針促排卵的研究表明,電針後手指皮溫上升,

血β—內啡肽類免疫活動物質(β—EPIS)下降,偏低的血FSHLH脈衝頻率上升,則促排卵,

排卵率可達54.481.5%。提示電針促排卵是通過調節植物神經系統之交感神經活動和調節下丘腦、

 

垂體對β-BEIS釋放而起作用。最新報告,根據臨床用針刺促排卵效果好,為進一步研究其中樞機制,用推挽灌流方法,

直接觀察電針對清醒雌兔下丘腦GnRH釋放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針刺可促進下丘腦內側基底核GnRH釋放。

以上研究說明補腎中藥和針刺還可通過腦內神經遞質和阿片肽物質為介導,對生殖功能起調節作用,

針刺還可促進下且腦GnRH釋放,這說明中西醫結合研究生殖調節機制發展到中樞神經系統積下丘腦的水平。

 

1958年山西省首創中西醫結合非手術方法治療宮外孕,根據中醫辨證,宮外孕系瘀血內停,氣機阻滯所致少腹血瘀症,

以活血化瘀及消症為法則,用活絡效靈丹為主方,擬定Ⅰ、Ⅱ號方劑,分別用於不同類型的宮外孕,

積累了一千條例的治療經驗,在實踐中摸索出非手術治療各種類型宮外孕的規律,非手術率占同期宮外孕病人的90%左右。

並觀察到患者服藥後血漿纖維蛋白溶解酶和膠原酶的活性顯著升高,為探討其機理,進行了動物實驗,

觀察到丹參、桃仁、赤芍、三棱、莪術等藥物,可使家兔腹腔內造成的凝血塊分解及吸收作用增快,全血粘度降低,

紅細胞和血小板電泳速度加速,說明這些藥物能改善微循環,促進局部病灶吸收,為散瘀作用機理提供了理論依據。

此後非手術治療宮外孕在全國各地相繼開展,有的從整體出發,採取綜合措施,或配合針灸。

 

七十年代用天花粉段滅異位胚胎,同時用中藥活血化瘀,治癒率達95%。八十年代開始用中藥加天花粉或MTX治療,

由於二藥均有較強的殺滅存活滋養細胞作用,而且又可互補,從而將療效提高到98.92%

還有用Ru486合併中藥治療早期宮外孕14例,成功12例。引用先進技術和儀器,

將宮外孕診斷和治療水平又提高到了新高度,如對包塊型宮外孕,用活血化瘀治療前後,

以盆腔電阻抗微分圖觀察血液變化及治療效果。

 

最新報告對高疑宮外孕患者,經腹腔鏡檢查確認以及用宮外孕Ⅰ、Ⅱ號治癒後應用,提供了明確的治療指證,

準確的診斷不僅能達到篩選病例的作用,還能觀察病程及治療效果。

還有報告用腹腔鏡確診後於異位妊娠的局部注射MTX,以及用活絡效靈丹為主方加減,急性期過後外用定痛膏或子宮丸,

其結果是,治療組血中HCG下降轉陰、腹痛及包塊消失,住院天數,保留生育機能等均優於對照組。

 

為了進一步了解天花粉對滋養葉細胞殺傷力及保守治療後患例輸卵管是否得到保留通暢,與手術組作比較,觀察結果,

天花粉組對胚胎的殺傷力,可以與手術切除病灶相比擬,殺傷力強能代替手術,保守治療成功者,卵管通暢為70%

有研究結果表明,中藥加天花粉治療宮外孕,不僅效果與MTX相近,而且治療時間短,又無肝功能障礙粒細胞減少等。

毒性反應,對該藥無過敏反應者可作為首選藥。

 

有報導對子宮內異症患者檢查血液中免疫反應項目及環核苷酸之值,陰道塗片查激情素水平,

發現肝鬱瘀阻型的免疫反應有亢進現象,脾虛型的環核苷酸明顯降低,對其治療,以活血化瘀為原則,

對脾胃虛弱者採用保留灌腸及測封方法為主,結合中醫辨證有效率達93.61%

 

近幾年來,中西結合的臨床與實驗研究工作均有很大進展,浙江建立人子宮內膜細胞(HEC)離體實驗模型,

並觀察了醋酸棉酚(G)、孕酮(P)、丹那唑(D)GnRH類似物對離體子宮內膜的影響。

結果表明;GPDECDNA合成非常顯著的抑制作用,G對雌二醇受體和孕酮受體有直接抑制作用,

論證了我國首創用手治療內異症的酚類化合物G,對HEC存在特異的抑制作用,與該藥引起HEC超微結構廣泛損害有關。

 

南京建立了子宮內異症的動物模型,並發現補氣活血化瘀藥物對防治用症有一定作用。

上海研究提出,以生大黃為主「化瘀通腑」法治療,並從血液流變學和免疫學方面進一步證實「化瘀通腑」法,

能降低血液粘、濃、聚狀態,改變局部血循環,從而又助於異位內膜出血吸收和症状的改善,

具有抑制機體免疫功能亢進的作用。

 

上海介紹了內異症以活血化瘀治療,治療前後運用脈衝都卜勒超聲診斷儀進行雙側子宮動脈血流動力學測定,

結果:治療後子宮動脈血流量及平均流速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近來南京報告化瘀消症法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

研究表明,本治法不僅改善臨床症状和卵巢功能,還觀察到抗宮內膜抗體和異位病灶轉歸有關,

 

提示本治法能改善機體免疫功能。抗宮內膜抗體的測定可作為一項診斷及評定療效為重要指標。

上海報告用雷公藤多甙、與三苯氧胺和活血化瘀中藥治療,有效率為78.9%

雷公藤多甙有降低體內E-2使子宮內膜萎縮,三苯氧胺有較強抗雌激素作用,使巢體激素降低,子宮內膜萎縮,

兩者合用效果更好,加用活血化瘀藥,使症状減輕,提高治療有效率。

 

上海報告子宮內膜異位症性周期β-EP變化及中藥內異方對其的影響,

結果揭示:①內異症患者的痛經與經期、黃體期β—EP水平低有關。

②β—EP低於正常可能與內異症患者免疫功能缺陷有一定聯繫。

③中藥內異方通過提高患者的β—EP,從而得以解痛,並增強NK細胞活性,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子宮內異症的中西結合研究對其病理機理診斷治療等方面已達到國內外領先的水平。

 

對不孕症的治療方法:採用辨病和辨證相結合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原則,對排卵功能障礙所致的月經病和不孕症,

根據中醫「腎主生殖」的理論,以補腎為主的人工周期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應用,還有用單純中藥或針刺治療,

中西藥或針藥聯用。觀察療效是按第二屆全國中醫結合婦產科學術會議制定的療效標準分析,都設有西藥組雙盲對照,

使之療效更可靠,科學性更強。河北等地報導中西醫結合治療繼發閉徑、月經稀發149例,

 

結果表明其療效顯著高於單純中藥或西藥治療組。認為此法治療更具有一定的優越性,可以相互取長補短,

協同發揮調節性軸功能,促使排卵功能恢復,療效高。在治療法則上,不斷有新的探索,

如上海應用補腎活轎、滋陰降火法加乙芪酚治療高促性腺素閉經6例,不僅都出現雙相型BB7的月徑周期,

其中二例無反應卵巢綜合證,治療後妊娠。武漢在補腎藥基礎上加服單位大黃粉吞服,促提卵率提高到72.89%。較對照組有顯著差異。

 

黃體功能不全的排卵障礙也是引起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北京報導以舒肝清熱、理氣通絡的中藥坤寶Ⅲ號治療肝鬱型黃體功能不全者,發現有89.3%的患者血PRL升高,

揭示PRL升高可能為肝鬱型黃體功能不全的重要病理生理變化之一,經治療後血PRL下降,對E2有雙向調節作用。

 

高泌乳素血症所致排卵障礙性不孕症,山東介紹屬肝氣不舒、肝經鬱熱、黃體不健者用清肝解郁法之丹梔逍遙散加減,

對閉徑泌乳、無排卵、月經稀發則選用六味地黃、五子衍宗丸和和二仙東加減。

合肥用中藥及大量維生素B6及炒麥芽均取得一定療效。上海最新報告中西醫結合治療溢乳性不乳29例,

分中藥組及中藥加溴隱停組,辨證分成氣虛血瘀與肝鬱氣滯兩型,治療均已妊娠,

則知單獨中藥治療相對較適合於較輕的溢乳症或高泌乳素血症的患者。

多地報導均發現經前期緊張症候群可有黃體功能不全、不孕症且不伴發PRL升高,用疏肝解郁治療均有效。

 

中西醫結合治療妊娠中毒病,取得一定成績。在中醫治療方面雖各具特色,但大體可分為兩大類;

一類為辨證分型論治,根據報導資料說明各醫院對本病的分型治法大同小異,

基本是陰虛肝旺型用六味地黃湯合天麻鉤藤飲加減;脾虛肝旺以天麻鉤藤飲合四苓散加減;

氣滯濕阻以天仙藤散或茯苓導水湯為主;脾腎陽虛型以真武湯合全生白朮散為主。

 

一類用協定處方治療,如用養血熄風湯、止抽散、當歸芍藥散等,對重症患者多同時加用解痙、擴容、降壓、鎮靜等西藥,

必要時引產終止妊娠。妊高征的基本病變是全身小血管痙攣,微循環障礙、血流不暢,重度患者

並有血容量減少及血液濃縮現象,在血液流變學方面有一定變化,患者常有舌質紫黯或紫點班塊,

舌下靜脈曲張等現象,都提示有血瘀存在,血液流變性指標,隨病情加重而增設,

故用活血化瘀及解痙藥劑靜滴治療後,各項指標均較對照組顯著改善,有效率可達975%

 

在中西醫結合治療病例中,常加用丹參配合其他藥物,靜脈注射,效果顯著,丹參屬活血化瘀藥,能改善微循環,

並能抑制凝血功能和激活纖溶功能,對改善妊高征的病理變化,值得進一步探討。對妊高征後遺症的處理,

有報導亦用中醫辨證論治,皆優於對照組,提示系統的應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既可促進後遺症早期恢復,

也減少了後遺症的殘留率。

 

對妊高征的發生機理,最近有報告用放射免疫法測定32例正常孕婦,

43例妊娠高征孕婦的血清腎素(PRA)及血管緊張素Ⅱ(AT)的含量,同時測定14例妊高征孕婦血清血栓素B2(TXB2)含量。

結果提示:妊高徵發生及其嚴重程度與PRAATⅡ含量多少無關,可能與血管壁對ATⅡ敏感性增強及其增強程度有關。

 

生殖免疫性疾病研究

 

近年來應用辨證論治的法則,對目前國內外西醫治療中感到棘手的某些生殖免疫性疾病,

如免疫性不孕,習慣性流產,無反應性卵巢,新生兒溶血,妊娠高血壓症候群等病症的治療都取得了肯定療效,

如已證實健脾補腎治療,可使某些特異性抗體滴定度下降。

在動物實驗和臨床實踐中應用一貫煎和硃砂散,能使妊高征患者特異性抗體滴定度下降,

說明其有明顯免疫調節作用。有報導對不明原因的習慣性流產的研究中發現母兒間的HLA相容性,

是造成流產的原因之一,

分別用養陰清熱益腎安胎法、養血行血健脾益腎安胎法,再配合維生素CE成功率達96.49%,高於國內外水平。

最新報導用經驗方「固胎合劑」防治骨胎的臨床與藥理研究,其治癒率為95.05%

研究證明該藥除能抑制不宮平滑機收縮,與孕酮的保護作用相當外,還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體液免疫)

 

近來神經內分泌與免疫系統間的調節環路學說已成為引人注目的課題。

然而,以生殖內分泌—免疫調節為研究出發點,探討更年期症候群的發病機理,並探索以補腎為主的中藥治療本病,

對這類婦女生殖內分泌—免疫調節功能產生何種影響國內外尚未見報導。

最近上海領先報導了「更年健」對更年期症候群婦女生殖內分泌—免疫功能的調節的研究、

結果說明,由於內分泌—免疫調節功能紊亂造成更年期症候群婦女的臨床症候群,應用「更年健」劑治療後,

患者生殖內分泌—免疫調節功能從紊亂恢復達到新的調節平衡,因而症状改善。

這不僅對腎主生殖及腎主骨生髓的中醫理論予以科學解釋,而且驗證了神經內分泌—免疫網路學說的客觀現實性。

 

五、兒科

 

中西醫結合兒科產生後的首要工作,是論證中醫藥對兒科疾病的療效,驗證中醫藥學的科學性。

這是萌芽時期的「紮根」階段,是特定歷史時期的首要工作,是當時中西醫結合領域的中心任務。

雖然目前這一工作至今仍需繼續開展,但在中西醫結合發展史上,萌芽階段的論證和驗證工作對中醫學的生存,

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工作有許多,

例如,五十年代葉仁德,運用麻杏石甘湯對小兒支氣管肺炎進行了治療並進行了療效對比觀察。

葉氏將患者分為單純中藥組、中藥加西藥組及單純西藥組等三組,通過對照組的設立,

增強了中醫藥療確切的說服力,其結論在當時頗有影響。

 

在這一發展階段中,

兒科工作者還對中西醫的許多認識進行了對比性研究,產生了一系列對中西醫結合有巨大推動作用的新見解。

例如,五十年代著名兒科專家江育仁通過細緻的觀察認為,小兒肺炎的臨床表現與中醫學溫病的風溫類似,

該病可以用中醫「肺閉」命名。這一認識上的突破帶動了整個中西醫結合臨床水平的提高,

為現代醫學疾病借鑒古代中醫學辨證論治規律提供了理論指導,使得中西醫結合事業得以與古代中醫藥文化銜接,

為繼承祖國醫學遺產奠定了認識上的基礎,為挖掘中醫藥寶庫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工具。

 

總結1949年至七十年代初這一階段的中西醫結合兒科整體水平及各種工作,可以看出該時期的工作是:

「以繼承求療效,以療效求生存」。雖然水平不算很高,但奠定了基礎、贏得了信懶,是中西醫結合創始而且卓成建樹的階段。

 

從七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末。本階段的突出進展是總結辨證論治規律、突出中醫特色,同時進一步提高臨床療效。

 

經過1949年至七十年代初的萌芽階段,大量驗證和論證工作已經證實了中醫藥治療兒科疾病的確切療效。

在此基礎上,中西醫結合兒科的發展逐漸步入了健康發展的軌道,

中西醫結合兒科工作的重心已經轉向了「突出中醫特色,總結自身規律」這一重要歷史時期,

是中西醫結合兒科由「求生存」向「求發展」過渡的探索時期。

中西醫結合在這一時期中,逐漸擺脫了對西方醫學「靠攏」和「依附」的地位,

發展成了擁有自身體系的與西醫並列的醫學代表,中西醫結合也從此走向成熟。

 

萌芽階段的成功,使中西醫結合工作者從思想深處贏得了自信,探索自身規律形成了中西醫結合工作的主流,

迎來了中西醫結合發展的又一個發展階段。

1973年至1976年,全國防治小兒肺炎協作組經過三次研討,制訂了小兒肺炎辨證分型標準,

其中包括風寒閉肺、風熱閉肺、痰熱閉肺、熱毒熾盛及正虛邪戀等證型,總結了各證的辨證要點及治法方藥,

是中西醫結合兒科走向規範化的里程碑。

 

運用中醫辨證論治規律治療兒科疾病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北京友誼醫院兒科運用中醫藥治療嬰幼兒肺炎570例,分別以護肺降逆和清熱化痰為法,用肺炎合劑及肺炎2號進行治療,

結果取得99%的治癒率。中國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兒科根據中醫學基本理論和小兒肺炎的病理變化,

主張把清熱解毒法貫穿小兒肺炎治療的全過程以解決主要矛盾,

選用清肺I(主要藥物有炙麻黃、杏仁、生石膏、銀花、連翹、黃苓、荊芥穗、知母、板蘭根、魚腥草等)

及清肺液(主要藥物有黃芩、梔子、大黃等)進行治療,同時應用生脈飲(包括人蔘、麥冬、五味子)以保護氣陰。

在治療的173例小兒肺炎中,痊癒167例,好轉6例。

此結果表明以中醫治則指導疾病診療可以提高療效,說明中西醫結合兒科臨床已由驗方治病,發展到了辨證規律研究的階段。

 

從八十年代初至今。本階段是中西醫結合兒科卓有建樹的提高階段。

 

在這一階段中,中西醫結合在求生存與求特色的基礎上,逐漸步入了系統深入的健康發展道路。

其間突出的作為是進行了一系列科學性很強的臨床與實驗研究,表明中西醫結合兒科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新階段。

在這一歷史時期中,中西醫結合兒科工作者,對小兒肺炎、小兒腹瀉、小兒厭食症、小兒腎炎、

小兒癲癇等疾病進行了大量的臨床與實驗研究,同時在新生兒疾病及小兒急性傳染病等諸多領域,也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

 

在新生兒疾病研究方面,中西醫結合治療新生兒溶血症,從七十年代的西藥、換血為主,

轉變為中西醫結合為主的新階段。通過遠期隨訪,證明中醫藥可以避免核黃疸的發生。

李思堂及井永強等氏,運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ABO型新兒生溶血症,可以使胎兒免受影響。

裴學義診治新生兒肝炎症候群治癒率達72.6%

 

在小兒急性傳染病研究方面,中西醫結合的優勢日益得到了發揮。

在診治麻疹、白喉、百日咳、痄腮、猩紅熱、流行性乙型腦炎、小兒麻痹證、中毒性菌痢方面,均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特別是在防治乙腦、小兒麻痹證、中毒性痢疾等方面進展卓著。

 

如劉明武運用中西醫結合搶救措治療菌痢休克24例獲得成功,患者在24小時內脫離休克狀態。

湖北中醫學院兒科利用復方紅蚤休靜脈注射液及糖漿治療流行性乙型腦炎,使其治癒率提高到94.2%

各地臨床工作者在治療小兒麻痹症方面,篩選認為葛根芩連湯在急性期療效滿意,而後遺症治療採用口服、熏洗、

穴位注射等綜合療法效果較好。

 

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厭食症獲得較好的療效,並榮獲了一項1993年度衛生部甲級成果獎。

研究人員發現,服用健脾益氣中藥後,厭食症患兒的發鋅值顯著升高,患兒D—木糖及尿澱粉酶排泄率升高,

其巨噬細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數均較治療前明顯提高。這些反映消化吸收及免疫功能的指標,均證實了中醫藥的確切療效。

 

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腹瀉具有獨特的優勢,尤其是在治療小兒非感染性腹瀉方面有獨到之處,

如卡興亞的通補法的運用等。此外,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病毒性腹瀉,其輪狀病毒亦能在短時間內轉陰。

 

中西醫結合小兒腎炎的成果頗豐。臨床發現,對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無效的腎炎患兒,應用昆明山海棠可以緩解病情,

並對減少蛋白尿的排出有一定的作用。此外,雷公藤製劑可以促進腎炎病變消退,具有使血漿蛋白上升的作用;

 

党參及丹參對促進腎的代償功能有一定的作用。在治法治則研究方面,中西醫結合兒科工作者在傳統辨治的基礎上,

結合現代醫學對本病病因病機的認識,總結出了活血化瘀與清熱解毒合用治療小兒腎炎的有效方法,

該方法可以抑制腎小球萎縮和纖維組織的增生,是辨證論治內容的發展。

 

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腎病症候群是一個中西醫結合的成功例證。

其一,中藥可以拮抗激素的副作用及併發症;

其二,中藥可以防止撤減西藥後的反跳現象。

 

因而,中西藥配合使用的方法,在小兒腎病症候群臨床中被廣泛採納。中藥除可以拮抗激素的副作用外,

還可以緩解環磷醯胺等細胞毒藥物引起的症状,並能改善高凝狀態、消除水腫、清除尿蛋白、提高免疫功能等。

 

中西醫結合在搶救癲癇持續狀態、控制癲癇大發作方面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

如陳建家從石菖蒲中提取α-細辛醚注射液與脫水劑合用靜注,搶救18例癲癇持續狀態患者取得成功;

匡培根等對應用足量抗驚厥藥物治療不滿意的32例癲癇患者,用青陽參煎服取得療效。

此外,王勝海等用動物腦組織製成注射液治療小兒癲癇,豐富了祖國醫學以臟治髒的內涵,是小兒癲癇研究的又一進展。

 

總結八十年代以來的中西醫結合發展史可以看出,這一時期的工作已經使中西醫結合兒科具有了相當高的水平。

不僅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而且在基礎研究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是中西醫結合兒科篷勃發展的重要階段。

 

總之,中西醫結合兒科,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驗證療效,到七十年代左右的特色探索,

直至八十年代以來的深入提高,走過了從無到有、從依附西醫到自身提高的深刻變革與發展,迎來了進一步騰飛的新時期。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