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通史    上一頁     下一頁

 

六、皮膚科

 

急性皮膚病:皮類濕疹類疾患。

一般人的印象中醫只治慢性病,而通過近年來的報導及臨床實踐,中醫中藥治療急性皮炎、濕疹類疾患療效很好,

尤其是近年來進行了大量基礎實驗研究。

陳學榮先前和苦參注射液治療濕疹皮炎有效,進一步通過實驗研究發現苦參總鹼、氧化苦參鹼、

均能抑制環核苷酸二酯酶活性,有抗變態反應作用,他用苦參素治療的實驗性動物模型,

可觀察到紅斑發生率比對照組明顯降低。

 

陳智等用多慮平貼敷針灸穴位神闕穴,治療急性過敏性皮膚病,有顯著療效;有用量小、副作用少的特點。

陳德宇等根據中醫理論、配製中藥酸甘止癢合劑,治療急性瘙癢性過敏性皮膚病,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進而通過實驗研究、證明該藥劑有明顯的抗組織胺和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張志禮等研製中藥石藍草煎劑、治療急性皮炎、濕疹類疾患,經440例患者臨床觀察,治癒率90.1%

明顯優於西藥對照組的75.5%的治癒率。平均治癒時間7.3天,比對照組縮短43.9%。他們還通過藥理藥效學動物試驗,

進一步證明該中藥復方製劑有顯著的抗炎、抗過敏作用,可對抗由組織胺、5羥色胺和前列腺素引起的類性滲出,

可明顯降低炎性組織中前列腺素的含量,有抑制Ⅰ型的Ⅳ變態反應、調節免疫功能、

改善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及減輕炎性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的作用。

 

以上成果顯示出中西醫結合皮膚病治療研究的重大突破,代表了研究工作的發展方向。

 

銀屑病:發病率高,治療困難,且易複發,目前仍是國內外皮膚科領域的重點研究課題。

中醫中藥治療銀屑病過去雖有很多報導,但多屬於一般臨床療效總結觀察,顯效率在5080%不等,

歸納起來中醫辨證多分為血熱、血燥、血瘀、濕熱、毒熱、沖任不調等型,

治療多數採用清熱涼血、養血潤燥、活血化瘀、除濕解毒、調和沖任等法則。

 

近年來許多研究有所突破。庄國康等用克銀丸治療銀屑病,總有效率達94.4%,並經過電子顯微鏡檢測發現,

治療後皮損超微結構的變化,證實治療后角質細胞表面微絨毛數量減少、微絨毛的分布從密集變為稀少、

從帶蒂的蘑菇狀變為短小的棒狀、部分角質細胞上的「洞」消失等,為臨床治療有效提供了實驗依據。

 

林熙然等用中藥喜樹提取物喜樹鹼,配製酊劑外用,治療銀屑病101例有效,

並以兩種動物模型即小鼠陰道上皮和鼠尾鱗片表皮進行實驗研究,證明喜樹鹼能抑製表皮細胞分裂,

促進顆粒層表皮細胞形成,從而使銀屑病表皮的增生與角化不全病變得以抑制和糾正。

 

近年來並通過動物實驗和模型觀察異靛甲對上皮增生及表皮分化的影響,與氨甲喋呤和喜樹鹼的比較,

探討其作用方式的異同,又觀察到該藥對銀屑病患者和實驗動物血漿環核苷酸的影響,

結果證明異靛甲的作用方式主要是促進表皮的正角化,對細胞有絲分裂的抑制較弱,

因而很少產生骨髓抑制和肝毒性,證明從中藥青黛開發出來的雙吲哚類藥物,有可能成為治療銀屑病的新型藥物。

 

謝晶輝等用抗表皮細胞增殖的中藥半邊蓮、石見穿、白花蛇舌草等治療很眉病84例,總有效率78.4%

南京地區皮科協作組用山豆根、菝葜、丹參等治療銀屑病65例也取得較好療效。

 

張國盛等採用口服中藥白芷製劑加黑光照射治療銀屑病有效,

通過實驗研究證實中藥白芷內服外加黑光照射兩種因素協同才能抑制DNA合成,兩者缺一不可。

用白芷代替8-甲基補骨脂素,大大減少了其毒副反應。

 

秦萬章等用活血化瘀法治療銀屑病,並通過微循環檢測、血液流變學等指標觀察245例,

證實隨著皮損的消退,甲皺皮膚毛細血管變化明顯好轉或恢復正常,24例全血粘度、紅細胞電器時間、血球壓積均有明顯改變。

 

近年來張書元等在用土茯苓湯治療銀屑病有效的基礎上,對進行期患者做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研究,

證實治療前後表皮SOD含量有顯著差異,說明中藥有促進SOD形成的作用。

 

鄭茂榮等根據銀屑病患者多核粒細胞(PMN)對低濃度的白三烯B4(LTB4)的趨化反應顯著增強,

以及黃芩甙治療銀屑病有效的經驗,進行中藥黃芩甙對銀屑病PMNLTB4的趨化反應影響的研究試驗,

結果證明,黃芩甙可以減少銀屑病患者PMNLTB4的趨化反應,證實了黃芩甙治療銀屑病的機理。

 

這些成果都反映了我國中西醫結合治療銀屑病科學研究的新進展,在基礎理論研究方面有了進一步的深入,

這一研究工作已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只要進一步組織力量、加強協作,努力探索,預計在不久的將來,

中西醫結合治療及預防銀屑病複發等方面,還會取得更大進展。

 

硬皮病:中醫對硬皮病採用益氣活血化瘀、溫經通絡的治療法則,已經開闢了治療的新途徑。

 

實驗證明,中醫中藥治療可以改善局部微循環和結締組織代謝兩個環節,而對植物神經和內分泌功能起調節作用。

部分患者採用中醫藥配合低分子右旋糖酐、菸酸、維生素治療效果更好,有效率在90%以上,顯效率可達30-40%

 

李君蒂等用積雪草(落得打)提取積雪甙治療系統性硬皮病45例,局限性硬皮病45例,前者有效率77.8%,後者有效率85%

實驗證實其能改善免疫功能,抑制成纖維細胞增殖,對上皮細胞有復活作用。

 

張曼華等用中藥益氣活血溫陽、配合中劑量激素治療硬皮病,取得了比單純中、西藥物治療好的效果。

秦萬章等用單味中藥丹參,苑勰等用當歸、毛冬青等,謝晶輝等用薄蓋靈芝治療硬皮病,

都取得了較好的療效,並進行了實驗研究。

 

系統性紅斑狼瘡:近年來對該病的治療研究作了大量工作,據國內54篇論文,828例初步分析,

採用中醫辨證與西醫辨病相結合的方法,認為本病屬中醫虛證範疇,治療多採用扶正固本、活血解毒的法則。

實踐證明,急性發作期以皮質類固醇激素等西藥為主,輔以中藥清熱涼血解毒,控制病情後逐漸減少或停用激素,

以養陰益氣、健脾益腎、活血通絡的中藥長期調理,可以明顯降低死亡率,延長存活時間,改善生存質量,

使患者長期保持病情緩解穩定。

 

庄國康等以中藥為主治療紅斑狼瘡,

初期以大劑量激素輔以中藥,以後逐漸以中藥為主輔以激素,可較快消除臨床症状,改善預後。

張志禮等用同樣經驗治療677例,分三組對比觀察,中西醫結合組的近期治療總有效率,遠期隨診緩解率、

10年以上存活率及生存質量等指標均明顯優於單純中藥和單純西藥治療組。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

 

張鏡人等治療103例,中西醫結合治療組總有效率84%,單純西藥對照組67%,前者死亡率14%,後者29%

湖南醫學院一附院內科治療100例,中西醫結合組32例,有效率71.2%,西藥對照組38例,有效率52.6%

 

秦萬章等用雷公藤、昆明山海棠、復方金蕎片等治療紅斑狼瘡都取得了較好療效,經對其主要成分進行藥理研究,

雷公藤總甙有免疫抑制及抗炎作用。秦氏用雷公藤治療本病43例,有效率達93%

 

庄國康用青蒿素治療盤狀紅斑狼瘡取得滿意效果,通過治療後超微結構檢測,發現本品對皮損中血管內皮細胞、

組織細胞內的副粘病毒網狀結構有促進其消退作用。這些研究說明中西醫結合治療紅斑狼瘡具有廣闊前景。

 

七、耳鼻咽喉科

 

第一階段,五十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中期。以中西醫綜合治療為起點,進行臨床病歷分析總結,

注重發揮中西醫治療不同疾病及疾病不同階段的長足之處。

 

本階段是處於中西醫結合工作的探索和嘗試,起步於中西醫的綜合治療,對有關本學科中的一些常見病證進行分析總結,

注意發揮中西醫在對耳鼻咽喉科有關疾病不同階段治療方面的特點和優勢,不斷提高臨床療效,

 

在五十年代中期,就有關於用鴉膽子油治療外耳道乳頭狀瘤;用黃連液治療慢性上頜竇炎,

中藥蒼耳子治療變態反應性鼻炎;養陰清肺湯治療白喉等臨床報導。

為多病種診治方面的中西醫結合工作的開展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

 

針刺療法在中西醫結合工作中廣泛應用的同時,使其在耳鼻咽喉科方面的工作也取得了進步,

從臨床常見病的治療,手術前後,到針刺麻醉方面,在不斷應用中,積累了一定經驗。

 

第二階段,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末,在臨床研究不斷深入的基礎上,採用科學實驗研究方法,

在理論與臨床結合研究方面開始了新的探索。

 

臨床經驗的積累與總結,為中西醫結合工作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一定基礎,使其在研究思想及水平上有了提高,

促進了新的觀點,新的研究手段的產生,形成和推廣應用。

 

中西醫結合針麻研究工作方面,1975年全國重點十大針麻手術,耳鼻咽喉科中上頜竇根治術被列入其中之一,

並於同年在吉林召開了全國上頜竇針麻協作單位會議,專題討論了有關問題。

 

到七十年代末,在耳鼻喉科開展的針麻手術(包括耳部、鼻部、咽部、喉部及氣管、食管手術)已達30餘種。

其中對喉全切除術的針麻效果評價是:臨床證明,術時病人合作好,尤其在縫合咽口時,可令病人作吞咽動作,

以檢查咽口縫合是否嚴密,或在作發音重建時,可令病人試作出氣和發音,術後分泌物均少,護理工作簡便。

實踐經驗的建立和逐步的積累、豐富、為針刺麻醉在手術中的應用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中西醫結合研究工作的不斷深入發展,運用現代科學實驗研究方法和手段,對基礎理論與臨床的研究,

特別是對中西醫結合治療水平上的提高有其重要的地位,在提高對耳聾的臨床療效方面,運用現代科學研究方法,

探索中醫「腎」與耳的關係,臨床實驗研究發現,腎臟與內耳的一些細胞在生理功能、

形態結構和酶的含量與分布方面都有相似的特性,特別是對於內耳有毒性的抗菌素,對腎臟亦表現毒性作用,

抑制腎功能的利尿劑,同可以使人和動物耳聾……。

 

實驗證明:腎臟與內耳在對疾病和藥物反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點,

這對探求中醫「腎」與耳功能的生理基礎,提供了重要線索,為中層「腎虛可致耳聾」的理論提供了客觀依據。

 

本階段的中西醫結合工作,已從中醫方藥在臨床中的運用,提高到對於中醫治法的運用和研究。

中醫的活血化瘀法運用於耳鼻咽喉科相關的急、慢性炎症的治療,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實驗證明:活血化瘀具有擴張血管,增加血流,改善微循環,軟化結締組織以及抗感染等作用,可減輕炎症反應,

促進炎症吸收,使炎症局灶化,減輕病理損害。

根據中醫「異病同治」這一理論基礎,用活血化瘀方法治療由於瘀血而致的鼻出血的患者,

並從血液流變學加以分析研究,指標測定表明,鼻出血患者纖維蛋白元和血沉值明顯升高,

均可導致血液粘稠度增加,形成了「血瘀」的病理基礎。

用活血化瘀法治療後,消除了這種病理狀態,血運暢達,血循常道,出血自止。

 

第三階段,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在中西醫結合工作中,運用多方位,多途徑,深入探索中西醫結合基礎理論,

現代科學技術及臨床的有機結合,提高了研究的整體水平,加速了中西醫結合工作進程。

 

經過長期的不懈努力,中西醫結合工作已有了可喜的成績。加強基礎理論,臨床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的研究,

以科學指標加以判定分析,在治療方法上得以逐步豐富。新的藥物劑型,不同的給藥途徑,使臨床療效不斷提高,

與此同時,在中西醫結合工作經驗的總結,推廣及臨床應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987年在天津召開的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學術研討會,上百篇論文,對數十種疾病的研究治療經驗進行總結,

開拓了結合工作的新領域,展視了中西醫結合工作在耳鼻咽喉科方面新的前景。

 

多年來,中西醫結合治療感音性耳聾的研究工作一直在繼續。從臨床治療分析,提高療效,到開拓新的治療思路;

從初起的中藥、針刺、針藥結合逐步發展運用耳針、電針、耳穴壓藥,

穴位注射等中醫結合多種綜合治療手段及在基礎理論方面的研究進展,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開展對「腎主耳」、「腎虛耳聾」和中醫基礎理論研究工作中,運用現代科研手段,

臨床實驗發現,感音性耳聾患者治療前後血清鐵水平變化與療效有關,臨床腎虛耳聾患者耳聾程度愈重,其血清鐵含量愈低;

治療後聽力恢復,好轉者血清鐵水平多有升至正常範圍,聽力無提高則血清鐵水平無變化。

 

臨床實驗觀察結果,腎虛導致耳聾及從腎政治的中西醫綜合治療,療效較為滿意。

隨著學術觀點的更新,活血化瘀法運用於感音性耳聾的臨床治療,如中藥劑型改革後的復方丹參注射液,

當歸注射液等配合西藥合理應用,提高了臨床療效,總有效率達70%以上。

在活血化瘀治療感音性耳聾臨床實驗說明,活血化瘀藥物能夠改變內耳微循環,降低血粘稠度。

防止血球凝集,血栓形成,促進組織修復,改善耳缺血,缺氧所致的代謝障礙,從而達到改善聽力的效果。

但從臨床中也認識並提出,在今後的研究工作中,應在診斷療效判定標準等方面需要做大量工作。

 

幾十年來免疫學的新進展,對變態反應性鼻炎的中西結合工作也起到了推動作用,

正沿著向規範化、系統化、科學化、標準化方向發展。

19856月召開了全國中西醫結合防治變態反應性鼻炎學術研究會,

對有關本病的中西醫結合若干問題進行了專題性的探索研究和以往的臨床經驗總結,

並提出了變態反應性鼻炎中西醫結合治療標準草。

 

中西醫結合治療變態反應性鼻炎的研究,根據中醫對本病治療多從肺脾腎三臟診治入手,

提出了「濕腎健脾、補氣固表」的治療思路,並對臨床常用的有關藥物進行了藥理分析。

 

藥理實驗證明,溫腎健脾,扶正固表對本病治療作用是多方面的。可使IgAIgG水平提高;

其藥物具有腎上腺皮質激素樣治療作用,而無激素類藥物的副作用,並可促進CAmp升高,cGmp下降,

從而抑制組織胺等介質的釋放。中醫藥從多方面改善、消除過敏狀態,通過調節來恢復患者體內自穩平衡環境,

而改變體質。在中西醫結合的治療中,除了中藥的應用,耳穴壓藥,西藥中醫穴位封閉,冷凍,

雷射等綜合方法,使臨床療效有了一定的提高。

 

中西醫結合對耳鼻咽喉科感染性疾患的研究,以西醫辨病與中醫辨證相結合,中藥為主或中西藥綜合治療方法,

應用於急性扁桃體炎、急性咽炎、會厭炎、急性鼻炎、鼻竇炎等多種急慢性感染性疾病,

運用滋陰清熱解毒的銀花,大青葉,玄參、麥冬等治療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作用優於西醫的對照組,

 

中藥對體溫下降更有效,兩天內下降率58.4%。即可消除炎症又可中和毒素。會厭炎屬急證之一,

對西藥過敏反應或不明感患者以中藥清熱化痰散結利咽為主,偶配合西藥使用,效果尚好。

中藥治療急慢性鼻竇炎,減少或避免鼻竇穿刺沖洗,在改善症状與引流方面的作用是顯著的。

中醫藥在感染性疾患中應用,病種逐漸增多,減少了抗菌素過敏,耐藥及藥源性疾患情況的發生,

降低了手術比例,縮短了病程,提高了綜合療效的作用。

 

中西醫結合對急症的研究,如鼻出血,填塞壓迫為傳統的主要止血方法,採用中西醫結合方法,

根據中醫對「熱迫血行」,氣虛血失統攝及瘀血可致出血證發生的辨證思思,以清熱涼血、收斂止血,散瘀止血,

益氣攝血等法,局部症状與全身症状相結合,減少或不採用填塞壓迫止血而達到了有效止血而目的。

針刺法,消痔靈鼻腔粘膜出自點處粘膜下注射中藥制粉外敷,低溫冷凍及雷射凝固鼻腔出血點,方法簡單,

見效快,患者痛苦小,應用較為廣泛。

 

中西醫結合對美尼爾氏病的研究,臨床觀察證明,西藥組鎮靜劑能很快控制眩暈症状,但易反覆發作,

而中藥組對眩暈改善顯較西藥長,但療效穩定,較少反覆。對耳鳴耳聾症状的改善,

中藥療效明顯以西藥組好,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美尼爾氏病,痊癒率較西藥組提高28.6%,無效率降壓7.6%

 

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分泌性中耳炎,在先行鼓膜穿刺後,加內服清熱祛濕通絡中藥,減少了鼓膜穿刺,

降低了鼓膜切開率,縮短了療程,複發率也得到了一定控制。

 

本階段還召開了全國中醫耳鼻咽喉科學術研討會,許多從事中西醫結合工作的人員到會總結,

傳授臨床研究體會及治療經驗,使中西醫結合工作的發展更加推進了一步。

 

八、眼科

 

五十年代中期,在國家中醫政策的號召下,一大批西醫眼科醫師經過系統的學習中醫以後,加入到中醫眼科隊伍中來,

為中醫眼科隊伍補充了新的血液。從此使眼科的中西醫結合工作有了長足發展。

六十年代中期,各種新醫療法廣泛開展,中藥離子導入法,中藥穴位注射法,西藥穴位注射法等,

對一些眼底病,慢性病亦有一定的療效。例如穴位埋線法治療角斑翳,有一定的療效。

 

另外,此法還用於治療視神經萎縮、視網膜色素變性、近視、黃斑扁平脫離,視網膜動脈阻塞等病。

眼科領域裡的針刺麻醉的研究開展於五十年代末,經過長期的臨床實踐,眼科的醫務工作者探索出了豐富的經驗。

至七十年代初,針刺麻醉手術獲得了成功,並已用於青光眼、白內障、球內異物、視網膜脫離以及斜視、瞼內翻、

淚道阻塞等二十多種手術,成功率達90%左右。穴位的篩選也經過了長期的、細緻的工作。

 

現最常用的穴位有合谷、支溝、內關、陽白、魚腰、太陽、攢行、球後及配合耳針、足針。

 

從五十年代末開始,眼科界對中西醫結合治療白內障進行了研究,經過多年大量的臨床實踐,

總結出一條中西醫結合的特定的手術方法,創造了獨特的具有中醫特色的手術方法。

即在中醫針撥白內障的基礎上,發展有套、吸、挾等多種方法。

這種術式方法簡便,手術時間短,切口小,癒合快,病人痛苦少,視力矯正良好,

得到了國內外中醫眼科界的好評,多次通過鑒定確認為中西醫結合的科研成果。

 

多年來,人們一直在探索中西醫結合的最佳道路,經過二十多年的探索,中西醫眼科醫師大都認為,

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進行檢查,辨病與辨證相結合是中西醫結合診治眼病的基本途徑。

 

除臨床之外,人們還試圖從理論上進行結合與勾通,陳達夫經過幾十年的臨床實踐與觀察,

曾在內眼結構與臟腑關係方面作了大膽的探討。他將用現代儀器檢查所見的各解剖部位,

按中醫的傳統理論歸屬各個不同臟腑和經絡。例如:脈絡腹屬於少陰心經;

視神經、視網膜、虹膜、睫狀體、睫狀小帶屬足厥陰肝經;玻璃體屬於太陽肺經;房水屬於少陽膽經;

眼中一切色素屬於少陰腎經;視網膜黃斑區屬於脾臟,以便於進行辨證論治,在臨床實踐中加以適用。

 

八十年代以來,眼科的中西醫結合工作發展較快,中西醫結合的眼科隊伍也在不斷擴大。

即有基礎理論,又接受了系統臨床技能訓練的中學西、西學中的人員形成了新型的眼科隊伍並逐漸壯大。

 

為了進一步發展眼科的中西醫結合工作,各中西醫結合眼病協作組於八十年代初相繼成立,

同時制定了專題研究計劃。在常見內眼疾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方面,已逐步做到了根據中西醫理論、

辨病與辨證相結合,進行中西醫結合治療。特別是對一些眼科疑難症,經中西醫結合治療後,收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對於視神經萎縮的治療,經現代儀器檢查確診,中西藥配以針刺療法綜合治療,其結果有效率達50%左右。

西藥以擴張血管藥為主,中藥的基本方為

党參、生地、丹皮、赤芍、丹參、茯苓、川芎、柴胡、桂枝、石斛、青葙子、石決明、枸杞子、菟絲子。

針刺主穴:球後、翳明、光明、睛明、肝俞、腎俞;配穴:合谷、太陽、解奚、三陰交、陽陵泉。

 

手術前後的用藥,為眼科的中西醫結合開闢了一個新的領域。特別是術後用藥,根據病人術中,術後的反應進行辨證,

給以中藥治療,可以減輕術後反應,促進創口癒合,加速恢復,提高視功能。都收到了滿意的效果。

 

進入八十年代以來,眼科領域裡的中西醫結合工作有了迅猛的發展。從診斷、治療、科學研究等各方面得到升華。

在診斷方面,人們利用先進的現代儀器和檢查手法,與中醫的辨證分型相結合進行了對各種疾病的探討,

例如對於中心性視網膜脈絡脈病變,經過眼底檢查,結合全身症状進行辨證分型。

有學者認為,視膜黃斑部水腫為脾虛運化失常型;滲出期及水腫滲出消退而見色素紊亂者,多為肝腎不足型;

滲出嚴重者多屬氣血瘀滯型。在治療中有以中藥為主,輔以西藥,有以中西藥並用。

在眼科急症方面,人們利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對視網膜動脈阻塞一病,人們曾對中西藥並用,

單用中藥或西藥進行了比較,其結果,經過局部和全身辨證,中西藥並用組優於其他兩組。

 

現代藥理學的發展,進一步為臨床治療所利用。在眼科急症的用藥方面,人們亦利用現代中藥藥理學的觀點去認識。

在治療中,大都使用丹參、當歸、紅花、赤藥。丹參能使血液粘度降低,血細胞聚集性減輕,血流加快,

有抗凝作用。當歸、紅花、赤藥有緩解血管痙攣或減少血管阻力,擴張血管,增加血流量等作用,

故對於老年人動脈硬化,血栓形成引起的眼部動脈阻塞,根據中藥的藥理作用,中西藥並用,療效顯然優於單用西藥或中藥。

 

現代科學研究的進展,為臨床治療提供了有利條件,現代醫學中,

結膜微循環已成為探索心血管系統疾患的重要窗口之一。中醫認為,臟腑有病必現於輪。

 

通過觀察,結膜微循環障礙,結膜出現微血管瘤,囊狀擴張,絲球體多位於肝腎兩廓,

所以結膜微循環障礙可反應臟腑的變化。這就提示我們應針對相應的臟腑病變進行治療,

可以利用活血化瘀之法,改善微循環。對眼科疾病活血化瘀的研究,近年來引起人們的注目。

 

活血化瘀是中醫的基本治法之一,近年來在醫學領域中廣泛開展的中西醫結合、運用現代科學知識和方法,

對活血化瘀加以研究提高。同樣,在眼科領域裡,本法的應用範圍也日漸深廣。

臨床上將瘀血性眼病分為外眼和內眼兩大類。凡眼瞼、結膜、角膜、淚器、虹膜等部位的炎症,

如麥粒腫初起,眼瞼蜂窩組織炎早期,沙眼進行活動期,角膜炎消退期,鞏膜炎、急性虹膜睫狀體炎,

 

外傷所致的眼部創傷,積血,或血管瘤等,局部表現為充血、浮腫、硬結而觸痛、滲出、出血或新生血管網形成

或赤絲虯脈等證候明顯者,均屬外眼血瘀性眼病。原則上應按其發病部位所屬臟腑用藥,

尚須根據血瘀之多寡與活血祛瘀法靈活加減合用,以促進病灶的吸收。

 

眼部病屬內障眼病範疇。過去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沒有可靠的檢查手段,故認為內障眼病,外不見證,從內而蔽,

僅憑患者自覺症状進行診治,以內虛立論者不少。根據多年體會,眼底病早期多為實證,且與氣血、痰濕關係密切。

然亦有虛實夾雜者,須細辨之。由於視網膜的血管是腦血管最末梢的分支,眼底病的各種改變,無不與微循環障礙有關,

故對於眼底的炎症性、出血性和退行性等改變,應視為微循環障礙在眼部表現的結果。治療需使用改善局部微循環的藥物。

 

隨著磺胺、抗生素藥物的廣泛使用,細菌感染性眼病得以較好地加以控制,

而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藥物的全身及局部使用亦是非常重要。例如病毒性角膜炎,

在治療方面,中醫、西醫的治療方法各自都有一定的療效。但在縮短療程,遠期療效方面,

中西醫結合進行治療,則優於以上二法。近年來,利用「清開靈」注射液治療病毒性角膜炎。

據報導有效率在90%以上。

 

葛根素的誕生,對眼科疑難病的治療開闢了新的途徑。葛根素有改善心肌氧代謝的作用,還可改善腦部微循環。

眼科用於治療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為較好的療效。

經熒光眼底血管造影觀察,證明葛根素可使血液末梢單位循環得到改善,

另外,用於外傷性視神經萎縮,可行氣活血,改善視神經傷處的血液循環,以達到恢復視功能的效果。

中西醫結合工作不但在理論研究、臨床研究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人們又涉足了實驗研究方面。

例如哈爾濱醫科大學研究生陳劍報告,用三七注射液治療眼前節鹼燒傷的實驗研究,

30隻家兔眼角膜周邊部製成鹼燒傷的動物模型,分別用三七注射液、肝素、及生理鹽水結膜下注射,

每日1塊、連續3周,停藥觀察至6周後,取兔眼進行光鏡及掃描電鏡檢查。

結果表明三七液與肝素液組間無明顯差異,兩者均與生理鹽水對照組有明顯差異。

 

眼科中西醫結合工作,經歷了漫長的里程。眼科的醫務工作者也為此付出了極大的勞動。

眼科領域裡的中西醫結合工作,經歷了中西藥結合,辨病與辨證相結合,現代儀器檢查與辨證分型相結合以及理論研究、

臨床研究、實驗研究各個不同的歷史階段,各個時期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近年來,眼科的中西醫結合工作正逐步為國內外眼科工作者所關注。

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在眼科醫務工作者努力下,大批具有較高水平的中西醫結合專家將會湧現,

眼科領域裡的中西醫結合工作也必將推向新的階段。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