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通史    上一頁     下一頁

 

九、心血管系統疾病

 

心血管系統疾病,大致可以分成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

1949年至六十年代中期。是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血管疾病的初期。

運用中醫理論,逐漸開展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心血管疾病是這個時期的基本特點。

建國初期至五十年代初期,我國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處於低潮。

 

1955年隨著第一期西醫學習中醫研究班的學習,現代中醫對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也逐漸拉開了序幕。

五十年代中期首次明確提出了冠心病相當於中醫之「胸痹」、「真心痛」,

並從中醫基礎理論探討了心臟血管系統疾病的中醫治療方法。

五十年代末期,陸續可見到中藥治療高血壓病的臨床報導,主要是在西醫診斷明確的基礎上進行中醫辨證,

找出辨證和治療規律,提高臨床療效。六十年代初期,北京許多醫師運用中醫理論對高血壓病提出中醫分型、

辨施治,指出按陰陽虛實、結合八綱理論與臟腑經絡及中風病因學說分為陽亢、陰虛陽亢、明陽兩虛、陽虛;

肝熱上沖、腎陽虛、心腎不交等若干型。同時還提出:

高血壓病的脈象多以寸、關兩部見弦脈,尤以關脈為主;弦脈的發生機制與血中幾茶酚胺水平有關。

 

第二階段,

六十年代末期至七十年代末期。是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血管疾病迅速發展的時期,

尤其是對冠心病心絞痛、急性心肌梗塞有了顯著性成就。

 

中醫中藥進入心血管科急重症領域——急性心肌梗塞,是六十年代以後的突破性進展。

越來越多的地區和醫療單位相繼開展了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心肌梗塞的研究。多年的研究證明:

中醫藥不但能進入急重症領域,而且表明中西醫結合治療比單純西醫治療的療效為好。

 

因此,進入七十年代我國各地以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急性心肌梗塞幾成常規。北京、天津、上海、新疆、廣州等地

急性心肌梗塞住院病死率均已從2030%降至1015%以下,減少了併發症的發生,輕、中症病例可以單純用中藥治療。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的工作表明:中西醫結合治療組(以益氣活血治法為主)98例的病死率為8.2%

而周期病情輕重程度基本一致的北京地區冠心病協作組單純西藥治療組151例的病死率為29.1%

 

治血化瘀治療是中醫藥防治冠心病研究中應用得最早、使用得最多的治療法則,其主要代表方劑是冠心Ⅱ號方。

該方由川芎、丹參、紅花、赤芍、降香五味中藥組成,劑型有片劑、針劑、沖劑等。

 

1971年北京地區防治冠心病協作組16個單位應用該方治療600例心絞痛,其近期療效為:

心絞痛顯效率25.8%,硝酸甘油停減率74.2%;以後又觀察了其遠期療效,164例冠心病心絞痛病人服藥14年,

心絞痛總有效率89.6%93.8%,心電圖有效率37.166.6%,硝酸甘油停減率70.05.6%

較大量的臨床研究和實驗研究表明,該方是防治冠心病的一個較好方劑,

同時說明冠心Ⅱ號長期治療組的療效優於短期治療組,尤以心電圖的療效更為明顯。

19751976年西苑醫院又將冠心Ⅱ號製成針劑,每支5毫升(相當於生藥10)

結果:30例中心絞痛顯效率26.7%,總有效率90%,心電圖顯效率13.3%,總有效率50%

 

第三階段:

八十年代初期至九十年代中期,是中西醫結合心血管內科繁榮昌盛時期,各個病證診斷和療效評定逐步規範化,

醫藥並重和相關理論的深入研究是本時期的基本特點。

 

八十年代許多醫家在中醫四診的研究中發現,急性心肌梗塞的舌象變化規律,70—93%的病例出現舌質紫暗或瘀斑,

隨著病情的好轉,舌質黯的程度可漸漸減輕,部分病例可恢復正常。舌苔多由薄白向白、白膩、黃膩轉化,

重症可出現黑褐苔,好轉時漸退。持續不退或加深者預後不佳。恢復期多呈紅絳舌,以後隨著陰虛症状好轉逐漸轉為薄白苔。

 

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自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組織京津九家醫院應用穩心沖劑治療快速型心律失常,

I340例,其中治療組265例,對照組(胺碘酮)75例,結果:臨床症候總有效率分別為93.58%88.0%

心電圖總有效率分別為90.18%84.0%Holter總有效率分別79.21%62.32%

Ⅱ期419例,其中治療組312例,心律平對照組107例,總有效率分別:

臨床症候94.79%85.98%,心電圖84.62%82.24%Holter70.69%70.59%

結論臨床症候治療組明顯優於胺碘酮及心律平(P<0.050.01)

 

北京地區高血壓發病率為9.53%。高血壓病的轉歸比較嚴重,最終死於腦血管意外的約佔6080%

中醫藥治療高血壓病具有降壓,改善心、腦、腎血流供求不平衡,從而明顯地改善症状,

促進心腦血管病理改變恢復等方面的綜合作用。

綜合大多數學者的主張,臨床上本病以陰虛陽亢、肝火亢盛、肝腎陰虛及明陽兩虛等辨證分型所見較多。

近年來,瘀血在高血壓病發病中作用受到了關注,發現高血壓病人有血瘀證者達46.7%,以肢體麻木、舌質紫暗、

心胸疼悶等症状做為血瘀辨證的主要指標,具在高血壓各期也皆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血瘀證候,

並呈Ⅲ期>Ⅱ期>Ⅰ期的趨勢。目前缺少全國性或多中心協作組對高血壓病的臨床觀察資料。

 

時入八十年代全國各地都相繼開展了對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專題研究。

韓向明把心功能不全的病理變化概括為心氣虧虛、淤血阻滯、水液蓄留的氣、血、水之病變。

心氣虛為本,血淤水腫為標,氣、血、水三者又可相互為病,相互轉化。

本階段的治療法則主要有:溫陽活血利水法,

 

如楊順坤的基本方劑(附子、党參、桂枝、川芎、赤芍、紅花、葶藶子、車前子、炙甘草)總有效率達89.05%

益氣溫陽活血化瘀法,如馬連珍自擬的參附補心丸(人蔘、附子、大黃)治療心衰245例,

結果:冠心合併心衰者有效率達95.6%,風心病合併心衰者有效率90.6%,高血壓性心臟病合併心衰者療效達90.9%

肺心病心衰者有效率75%;益氣溫陽固脫法,

 

象沈玉明以大劑量萬附葶藶湯治療(萬年青、附子、葶藶子)充血性心衰60例,總有效率88.3%;宣肺祛痰蠲飲除痹法,

如北京中醫醫院許心如的心衰合劑(葶藶子、桑白皮、車前子、澤瀉、黃芪、太子參、麥冬、五味子、紫丹參、

當歸)對原來服用西藥而心衰不能控制的21例,加服後獲滿意療效。

 

八十年代中期以後,我國病毒性心肌炎較七十年代增加了近十倍,占同期心血管疾病的8.6%~20.8%

而國內外又無特效的治療方法,於是國內不少醫家開始應用中醫中藥,或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病毒性心肌炎。

 

本病的辨證分型目前尚無統一標準,由於分析病情的角度不同,因此辨證分型也多種多樣,

但以氣陰兩虛、風熱犯肺、熱毒侵心型較為多見。通過臨床和實驗基礎研究都證實了中醫藥治療可以直接改善免疫機制,

同時還作用於病毒本身,是單味西藥無法實現的獨特功效。

 

黃永生應用芪冬頤心口服液治療病毒性心肌炎350(黃芪、麥冬、人蔘、生地、桂枝、紫石英、丹參、金銀花、淫羊藿)

同時設對照組(生脈飲)150例,結果總有效率分別為91.7%66.7%(P<0.01)

 

十、血液病學發展概況

 

中西醫結合治療血液病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49年至六十年代中期)

 

是中西醫結合治療血液病形成和逐步發展階段。

五十年代,我國建立了血液病的專門研究機構—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研究所,開展中西醫結合治療血液病的研究和臨床實踐。

五十年代初,再生障礙性貧血(簡稱再障)尚無有效療法。大部分患者依靠輸血維持生命,預後很差,

死亡率高達80%左右。醫務工作者對再障發病機理進行探討,認為再障屬於中醫「虛勞」的範疇,

以心脾兩虛(氣血兩虛)為主。因此,提出了補益心脾或補養氣血的治療原則。

 

1959年在全國醫藥衛生技術革命展覽會上,傳來了中醫中藥配合輸血療法,治癒很多再障患者的捷報。

此後,全國各地陸續有中醫中藥治癒再障的報導。如1962年喻嫻武分析了134例臨床資料,

在採用中西醫綜合治療以前的無產及死亡病例佔75.3%;採用綜合治療後,死亡及無效病例佔53.7%

足以說明中醫中藥對於降低本病的死亡率和無效率起到較好作用。

 

1964年吳翰香總結25例再障的臨床資料,採用增補氣血,調理脾腎的治則,

選用紅參、党參、白朮、甘草、陳皮、熟地、補骨脂、鹿角、肉桂、黃芪等藥,隨征加減,總有效率達68%

認為補腎藥比健脾藥的生血作用更為明顯。

 

196483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分別召開了第十屆國際血液學會議及第十屆國際輸血會議,

我國代表在分組會上就慢性再障的治療問題,介紹了中醫藥、睾丸酮及氯化鈷治療本病的療效比較。

 

表明我國在當時對本病的治療,已達到較先進的水平。在五十年代末有對缺鐵性貧血採用皂礬,平胃散加針砂、

鐵落治療,取得較好療效的報導。1965年,吳翰香採用黃病藥丸治療本病的效果相當滿意。

 

個別患者單用該藥療效不佳時,再加用了党參、白朮、雞內金、神曲等藥後,血色素迅速上升。

這說明中醫健運脾胃藥有助於鐵質的吸收。從六十年代中期起,我國醫務界開始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白血病。

如中國醫學科學院等單位根據瀉肝經實火的治則,

應用當歸龍薈丸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簡稱慢粒)有效率達80%,並無骨髓抑制副作用。

 

第二階段(六十年代末期至七十年代末期)

 

是中西醫結合治療血液病的平緩發展階段。

在此階段醫務工作者為進一步提高中西醫結合治療血液病的療效做了大量工作,

並在基礎理論研究和臨床實踐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例如對慢性再障的發病機理的認識不斷深化。

 

從注重脾虛轉為注重腎虛或脾腎兩虛。根據「腎主骨、藏精」、「血為精所化」、「精足則血旺,精虧則血虧」

等理論,治療再障以補腎為主,或脾腎雙補。中國醫學科學院分院附屬醫院總結了以補腎中藥為主、

中西醫結合治療再障3000例。有效率為84.5%,緩解及治癒率佔48~50%

 

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曾對1963(補脾為主)1974~1980(補腎為主)兩個時期病例的療效作了比較,

第一個時期有效率為70.2%,第二個時期有效率為89.1%

認為治療重點放在補腎及部分病例脾腎雙補是提高療效的原因之一。

同時對大菟絲子飲進行研究,該藥可顯著提高馬利蘭引起造血抑制小鼠的幹細胞CFU-S、粒系祖細胞CFU-D

紅系祖細胞CFU-E的數量,提示在造血功能損傷的情況下,補腎藥能促進造血幹細胞數量回升,

 

因而得出補腎生血與造血幹細胞有關。大多數醫院治療再障,在補腎同時兼顧健脾滋肝。

在此時期,運用中醫和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尤其是單方單藥治療急慢性白血病有了很大進展。

 

1979年陳悅書綜合報導了應用三尖杉酯鹼和高三尖杉酯鹼治療急性非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急非淋)259例,

兩組完全緩解率分別為20%22.3%。「兩藥的療效與阿糖胞苷、柔紅霉素相似。

特別引人注意的是對治療較困難的早幼粒、急單療效較好」。

 

張中一等應用半合成三尖杉酯鹼治療急非淋55例,結果完全緩解13例,部分緩解17例,與天然三尖杉酯鹼療效相同。

該項研究獲衛生部1980年醫藥衛生重大科技成果甲級獎。

 

韓銳等在實驗研究中觀察三尖杉酯鹼對L1210白血病小鼠細胞動力學的影響,表明「該藥主要抑制瘤細胞蛋白質合成,

DNA合成也受到明顯影響。它是一種細胞周期非特異性藥物,

主要殺傷S期細胞,對G1期向S期的移行及G2期向M期的移行有阻斷作用」。

 

中國醫科院分院血研所與成都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協作從當歸蘆薈丸中篩選出青黛,發現該藥對L7212白血病小鼠有抑制作用。

治療慢粒15例,完全緩解1例,部分緩解4例,進步10例。

此藥可長期服用,服法簡便,但在緩解率及維持療效方面尚不理想。

 

1977年,四川中藥所從青黛中分離出靛玉紅,其後,半合成及全合成靛玉紅也獲得成功,治療有效率達87.26%

其優點為療效快,劑量小,副作用輕。該項研究獲國家科委發明三等獎。

 

中國醫科院分院對青黛、靛玉紅治療慢粒患者作實驗指標研究,結果表明青黛對機體無免疫功能抑制作用。

靛玉紅對實驗動物正常造血生成動力學亦無明顯影響。認為「這些結果與馬利蘭及環磷醯胺對動物有嚴重抑制情況,

形成明顯的對比」。李昆氏等對靛玉紅治療慢粒的有效病例9例電鏡下對比觀察骨髓,

顯示該藥破壞白血病細胞的作用方式是脫核腫脹溶解性壞死,即核溶現象。

 

在溶血性貧血的治療方面,中醫藥也有所建材。中國醫科院附院認為蠶豆黃以肝膽濕熱為主要病機,證屬陽黃。

對本病353例採用復方三黃湯(茵陳、黃連、黃芩、黃柏、梔子及大黃)與復方野艾蒿湯(野艾蒿、茵陳及車前草)注射液,

靜脈用藥或口服,結果350例痊癒,3例死亡,佔0.85%,較國內報導的死亡率2.39.6%為低。

認為本組病例治後黃疸消退較快,尿潛血轉陰也較為迅速,輸血漸見減少或可不予輸血。

 

第三階段(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

 

是中西醫結合治療血液病的迅速發展時期。1982年在哈爾濱召開全國首屆中西醫結合血液病學術會議。

這次會議全面總結了中西醫結合治療血液病的經驗,對推動我國血液病的理論研究和臨床實踐發揮了重要作用。

八十年代以前,中醫對再障的分型很不統一,少則分為兩型,多則分為五型。

 

在此會議上,根據國內學者一致認為腎虛是再障發病的主要機制,將急慢性再障統一分為四型:

急勞髓枯型,腎陰虛型,腎陽虛型和陰陽兩虛型。前一型相當於急性再障,後三型相當於慢性再障。

中醫分型客觀化研究方面,天津血研所對75例再障患者的病情進行了比較研究。

 

發現陰虛患者貧血、出血、感染均較重。HbF輕度增加,cAMP明顯減低,免疫功能損害明顯,預後較差;

而陽虛的患者貧血、出血、感染相對較輕,HbF顯著增加,cAMP減低及免疫功能損害程度均不如陰虛明顯,預後也較好。

 

近年來,在作者研究中醫辨證分型與體外骨髓造血祖細胞類型間的關係,

發現陽虛型的CFU-GMCFU-EBFU-E值均顯著高於其他兩型,對雄激素反應性也顯著高於其他兩型,

而陰虛型大多屬於免疫介導型,前者治療效果佳,後者差。

 

也有作者研究了慢性再障患者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改變與中醫分型的關係,發現按腎陽虛、腎陰虛、腎陰陽兩虛的順序,

患者Th逐漸降低,Ts逐漸升高,Th/Ts明顯降低,後兩組比前一組Th/Ts下降更顯著,提示陽損及陰時,

機體免疫機能發生更大的改變,從T亞群水平揭示了中醫證型特別是腎陽虛、腎陰虛的內涵。

 

從以上中醫分型與實驗指標之間的關係上看,再障的中醫分型有其客觀物質基礎,能指導治療,判斷預後,

並為中醫:「陽虛易治,陰虛難調」的理論,找到了實驗依據。在再障辨證論治方面,多以復方為主。

多數按陰虛、陽虛、陰陽兩虛辨證,提出的方劑有:大菟絲子飲、十四味建中湯、保元湯、生髓補血1號及2號方,

 

左歸飲、右歸飲、活血益髓湯、當歸補血湯、歸脾湯、青馬雞絲湯(青蒿、馬前子、雞血藤、菟絲子、補骨脂)

參芪仙補湯等。於材聲等用生髓補血方為主分型治療再障111(腎陰虛型40例、腎陽虛型71)、近期療效:

基本緩解32例,有效率72.29%。陽虛型的有效率、遠期療效明顯高於陰虛型。

 

認為滋補腎陰藥僅能改善症状,而溫補腎陽藥卻能刺激骨髓造血。

常玉復等用補腎助陽方藥為主分散型治療慢性再障104例,近期療效47例,其中有效39例,佔82.9%

治癒緩解17例,佔36%。遠期療效隨訪57例,有效率91.2%,治癒緩解率為84.2%

也有根據病人造血干細胞培養結果,採用不同的中西醫結合治療者:

 

幹細胞缺乏型,採用雄激素和中藥養血滋腎、健脾溫腎法;免疫介導型,用雄激素、免疫抑制劑及中藥滋陰益腎、

涼血止血法;雄激素反應型,用雄激素及中藥補腎助陽、益氣養血法。對於難治性再障的治療,

在辨證分型的基礎上加活血化瘀藥,選用丹參、赤芍、川芎、當歸、雞血藤、益母草、三七等,

也有用大黃蟄蟲丸治癒難治性再障的個案報導,並於八十年代後,逐漸受到重視。

 

活血化瘀藥能改善甲皺微循環,同樣也可使骨髓微循環障礙得以減輕,調節免疫功能,

有助於骨髓幹細胞的發育、增生、分化、成熟和釋放。對重型再障,有分期論治者,危重期宜瀉肝火、

滋腎水,好轉期用填精生髓、補腎生血;恢復期宜補腎生血。梁冰將急再分為兩型:

急勞髓枯溫熱型,方擬涼血解毒湯;急勞髓枯虛寒型,用加味參芪仙補湯或溫腎益髓湯。

西藥配合雄性激素、抗生素及輸血等,療效統計31例,治癒佔33.5%,緩解佔29%

明顯進步佔6.5%,無效佔12.9%,死亡佔16.1%。一年生存65.7%,二年生存46%

 

自八十年代以來,中西醫結合治療和研究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報導較多。

ITP的中醫治療多用辨證分型論治,急性多屬血分實熱,慢性常分為陰虛血熱型,脾氣虛弱型,瘀血型。

 

孫偉正等報導,對46ITP患者分別用活血化瘀法治療30例,用益氣滋陰法治療16例。

兩組總有效率分別為90%68.7%,活血化瘀組療效明顯優於益氣滋陰組。

 

鄧有安等報導應用活血化瘀法治療ITP18例,總有效率為90.9%,發現大部分患者經活血化瘀治療後,

增高的PAIgG值恢復正常或大幅度降低,充分證明活血化瘀中藥確有免疫抑制作用。

 

另外也有不少使用成方單藥治療的報導。如使用從江南卷柏中提取並製成的新止血藥片紫癜清,還有消斑合劑、

昆明山海棠片、血寧膠囊、血康口服液等亦有較好療效。根據23篇文章(有關兩種療法)804例的療效統計。

 

痊癒及顯效佔38.3%,有效佔27.23%,進步佔20.89%,總有效率為86.42%

中藥治療ITP的優點是複發率低,副作用小或無副作用。

值得提出的是近年來在中醫界已有用免疫學方法建立了ITP動物模型獲取成功,

改變了過去用化療藥和放射線造成動物骨髓損傷而致的血小板減少的動物模型,後者產生的機理與ITP有本質的區別。

新的ITP模型已逐漸被引用於對ITP的研究。用中藥治療真紅、白細胞減少症和溶血性貧血也有一些報導。

 

1987年張大龍等報導,用水蛭等活血逐瘀法治療真紅20例,配與平肝陽瀉肝火中藥,西藥用潘生丁、降壓靈,

治後13例血紅蛋白降至非常,其餘6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10例複查骨髓象得到改善。

 

李景德等分析真紅38例,所見骨髓增生程度及幹細胞增生活躍,三系細胞明顯增高,皮膚粘膜發紅,舌紫,肝脾腫大,

脈緩澀。觀察血液動力學及甲皺微循環均見正常,全血粘度明顯高於正常人。確定「真紅是典型的全身性血瘀症」,

已為活血逐瘀法的療效所證實,並認為以紅係為主的多能幹細胞病態增生應被視為血瘀證的本質。

 

從八十年代以來,我國中西醫結合治療血液病的研究和臨床實踐走上了規範化、科學化、系統化的軌道。

衛生部成立了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血液病專業委員會。

1982年至今已召開四屆全國性中西醫結合血液病學術會議。中西醫結合血液病研究和臨床實踐成果豐碩,

多項科研課題獲衛生部醫藥衛生重大科技成果獎或發明獎,出版了一些較高水平的專著,有些科研成果已引起國際醫藥界的關注。

 

十一、腎內科

 

五十年代初期至六十年代中期是中西醫結合泌尿內科初步形成的階段。

這個階段以臨床經驗總結及古代文獻有關泌尿內科的系統整理為主,

且初步探討了泌尿內科(如腎虛症)的機理,引入現代醫學的基礎實驗來揭示中醫證候的本質的工作也已開始了初步的研究。

 

這個時期,中西醫結合泌尿內科開始形成。

1959年上海第一醫學院姜氏等人組成了藏象專題研究組,首先開創了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祖國醫學藏象理論實質的先河,

他們認為藏象學說為祖國醫學最基本的理論之一,而五藏之中又以「腎」為歷代醫家所重視,喻為生命之根本。

 

故首先開展了「腎的研究」。他們首先整理了中醫有關腎與命門的文獻,總結出歷代不同的學說,

如左腎右命門說、兩腎總號命門說、命門在兩腎之間說,並把歷代醫家對腎與命門的見解歸納為:

命門生水火說、腎分水火陰陽說及腎陰腎陽與先天後天統一說等不同方面。

且將《內經》、《脈經》、《巢氏病源》、《濟生方》等古代文獻中有關腎的病證的記載加以整理歸納。

 

並從「異病同治」的角度來探尋中醫「腎」的物質基礎,

發現不同病種的腎陽虛病人的24h尿17羥皮質類固醇含量確普遍低於正常值,其冷壓實驗亦呈反常表現。

 

且在治療過程中由於用藥過偏發生腎陰虛與腎陽虛型相互轉化,同時看到尿17羥及冷壓實驗亦有相應的變化,

這證明了陰陽是有共同的物質基礎的。並進一步探尋腎陽虛病人尿17羥低下的原因,

進行了促腎上腺皮質激素二日靜脈滴注實驗,結果發現腎陽虛病人反應多有延遲,

而於補腎調整陰陽後即可復原。從而說明:腎上腺皮質代謝紊亂可能為腎陽虛機制中主要環節之一,

至於腎陰虛的機制則還不清楚。

 

他們還進行了腎虛病人基礎代謝與紅血球中糖分解代謝的研究

及腎陽虛病人的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的全面觀察,採用了血11羥晝夜節律測定、Su-4885試驗等。

姜氏等人在這個時期的研究還只是中西醫結合泌尿內科研究的開端,其中仍不免欠深入之處,

但能夠首先涉及中西醫結合泌尿內科專科的研究,且首先運用現代醫學的實驗方法來探討中醫「腎陽虛」的機制,

把中醫理論提高到現代科學水平,無疑是了不起的成就。為探討醫學科學的新領域開闢了途徑,

為以後中西醫結合泌尿內科的研究方向、方法提供了依據。

 

1964年何開玲等從正常人與腎陰虛、腎陽虛症患者的紅細胞糖酵解測定的比較中,發現腎陽虛患者較正常為低,

反映機體生熱效應減弱,腎陰虛患者較正常為高,反映機體生熱效應加強,而經補腎調節陰陽的治療後,

兩組患者的紅細胞糖代謝均恢復正常,表明調節陰陽的藥物起了調整能量代謝的作用。

 

同一時期,1960年上海市高血壓研究所採用大劑量皮質激素或甲狀腺素促使動物消耗,

造成二組小白鼠「腎陽虛」的模型,使用助陽藥後,有顯著效果,但正常動物使用助陽藥則出現抵抗力消弱的趨向。

 

五十年代末,南京中醫學院總結搶救12例尿毒症的經驗,認為在水腫後期用溫補法效果差,宜從脾陽衰敗、

濕濁羈留郁化為熱為病機出發,認為大黃能清利血分熱毒,對血內氮質貯留可以改善。

六十年代上海中醫學院開始用大黃牡蠣煎劑灌腸以降低血氮。

 

1972年起上海第一醫學院姜氏等人通過對調節腎陰、腎陽的兩組中藥方劑(溫補腎陽藥及滋陰瀉火藥)的臨床研究,

發現溫補腎陽藥可能與提高免疫球蛋白水平有關,且可改善腎盂積水,從而有利於輸尿管結石的排出。

 

同時發現滋陰瀉火藥可對抗地塞米松對垂體-腎上腺系統的抑制,如此減輕了激素的重要副作用;

不僅臨床而且動物實驗也證明其對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的保護作用,對動員激離脂肪酸,

及減緩肝中皮質醇分解均有一定的作用。「腎」所涉及的面很廣,

 

由於腎陰腎陽是全身陰陽之本,研究腎陰腎陽可以代表全身的陰陽。

陰陽處於對立統一狀態,陰生於陽,陽生於陰,陰陽互根,這就包含著人體內存在的反饋調節、對立統一的平衡機制。

這就通過對腎陰腎陽的研究,除了闡明了「腎」的本質,也闡明了這一陰陽調節機制。

對於「腎」本質的研究這個時期不僅在上海,同時南昌、福建、青海、內蒙古均經實驗研究發現

腎陽虛患者尿17羥平均值較其他各組(肺氣虛、肺陰虛、脾陽虛、腎陰虛)為低。

 

寧波、陝西的研究也表明,腎陽虛患者ACTH興奮試驗也發現其最大反應能力低於正常對照組,

而用溫補脾腎法治療後其反應能力明顯提高。故而祖國醫學的腎陽虛可認為具有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功能低下的表現。

解放軍155醫院、廣州軍區總醫院、中醫研究院、北京朝陽醫院的探討均得到基本一致的結論,

即腎陽虛具有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功能紊亂的情況。

 

1978年北京市中醫研究所對里虛寒症(陽虛症)49例、里虛熱症(陰虛症)25例、正常人30例,

按雙盲法進行皮膚電位活動的比較,發現陽虛證者呈明顯抑制狀態,而以補腎陽為主的治療後,可看到皮膚電位活動趨於正常。

 

由於現代醫學理論提出腎炎之病理變化常有血凝機制參予,故抗凝療法廣泛應用。

腎臟病學者逐漸注意到了血瘀在腎病中之地位。1975年山西省中醫研究所率先提出了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治療腎炎的新途徑,

並取得了一定臨床療效,以後相繼有許多單位報導活血化瘀在腎病中的臨床應用。

 

山西省中醫研究所用益腎湯治療慢性腎炎29例,其中完全緩解12例,基本緩解10例,部分緩解4例,無效2例,死亡1例。

王氏報導了以當歸、川芎、赤芍、紅花、丹參、益母草等為主,結合中醫辨證施治,

治療慢性腎炎47例,痊癒36例,顯著6例,好轉者3例,無效者2例。北京醫學院報導以腎炎化瘀湯治療慢性腎炎亦可達到一定療效。

 

中西醫學術交流後,有許多學者認為某些現代醫學檢查方法與中醫的四診相結合,對分析病機、指導治療、

提高療效有所幫助。許多臨床醫師根據中醫理論體系進行證類分型,探索其治療規律,加強中醫臨床研究。

腎炎最早是按水腫盛衰分型,分為陰水、陽水、皮水、石水、下水等;繼之按病變髒腑分型,

 

如腎陽虛、脾腎兩虛、肺氣不宣等等;以後進一步結合病理變化、病機分析及化驗指標等等進行中西醫結合的分型。

如慢性腎炎腎病型分:陽虛型;氣虛型;濕熱型;痰水交阻型;其他:夾陰虛、肝火、肝氣等等。

慢性腎炎高血壓型分:腎陰虛、肝陽亢;腎氣、腎陰兩虛。

 

其他如解放軍281醫院及貴陽中醫學院等,也均應用中醫辨證施治結合腎炎的客觀指標提出各自的分型法。

此時已認識到中西醫結合的分型法值得進一步研究。一方面中醫的辨證結合客觀指標易於掌握;

另一方面便於與西醫界及國際醫學界的學術交流。這個時期各地的分型法各有其特點與優點,

但也均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時還難以統一,必須還需要有一個隨著臨床實踐的病例積累,

中西醫之間的交流進一步深入,以及診斷技術的改善而逐步完善的過程。

 

1977年時振聲根據文獻資料及其個人經驗,將腎炎蛋白尿的治療歸納為十個療法,

即健脾益氣法、溫補脾腎法、氣血雙補法、滋養腎陰法、補脾固腎法、陰陽兩補法、活血化瘀法、清熱利濕法、

氣陰兩補法及消化蛋白法,並分別列出了主要方藥,其用法也都是以尿蛋白為指標結合辨證用藥的。

 

八十年代初以來,由於腎活檢、電鏡、免疫熒光及生物工程等技術的發展,

現代醫學對腎臟生理、病理,腎小球疾病的發病機理方面有了很大發展,但治療方面還沒有真正的特效藥,未見重大突破。

為此中醫藥治療腎小球疾病引起了國內外醫學界的重視與興趣。所以這已不單純是中醫學者的工作,

國內外許多中西醫學者在臨床上對為數不少的病人進行中醫藥治療並取得一定療效。

中西醫結合運用現代科學方法探討中醫藥治療腎小球疾病的機理、篩選有效方藥方面作了大量工作。

 

中醫「腎」實質的研究進一步深入,腎主水與現代醫學腎的水液調節功能含義相似。

關於腎陰腎陽的物質基礎,上海內分泌研究所安教授為首的科研組對腎陰腎陽與機體內分泌的關係作了大量的工作,

「七五國家攻關課題」對腎主髓、生血的理論研究也取得一定進展。從目前對腎臟內分泌的認識,

其分泌125(OH)2D3,促紅細胞生成素的作用,可以說明中醫腎主骨生髓的物質基礎。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