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十三方

中篇一    

處方篇

十三方中最神秘而令人難索解者,厥為首方中之“中九丸”,十人十樣,使人莫名所以,

尤以三打靈藥為特甚,銀翠次之,金丹、石青,則所差尚屬無多。

今特先將四味異藥之制法詳述於前,以中九丸配合法殿之於後,然後再及其他之十二靈方,以成其全。

 

鍋烈制法(即三打靈藥)

【處方】 水銀、 白礬(去水分) 火硝(焙去水分)食鹽(焙乾) 朱砂(五錢)皂礬。(餘藥一兩)

【制法】(1)先將白礬、火硝、食鹽、皂礬朱砂共研極細,再加水銀又研,直研至不見水銀星珠時為止,分作三份備用。

2)以一份堆於小鐵鍋內,上以大碗覆之,隨以醋調熟石膏粉,將碗同鍋連接處塗封嚴密,勿使洩氣。

3)以炒乾黃土(即黃土之炒去濕氣者,用赤石脂更好)或極細河砂,將碗掩住,但須露出碗底,

並以鐵圈重物套壓碗底,不使移動,碗底置浸濕棉花一團,外以大鐵釘三隻(或用火盆上燉食物的鐵三腳架,更妙),

插於地面土中,將鍋安置釘上,約離地高七指許。

4)以微火烤胎,焚香計之,俟一炷香盡,再以文火升煉,俟第二炷香盡時,

又以武火(即烈火,以焰離鍋底約二指許為度)升煉,俟三炷香盡時,

察看碗底棉花是否由濕而乾,更由乾而成黃黑色,如已成黃黑色,即離火待冷。

5)將已冷丹鍋,輕輕除去黃土、石膏,揭開丹碗,靈藥即升碗上,色白者嫩,色紫者老,

色紅者恰到好處是上品(如碗上有水銀星珠,是武火用早,水銀首先飛上,不可使用),此為一轉,又名一打。

 

6)取第二份藥末同一轉掃下丹藥調勻,合為一處,如前升煉三炷香,冷定取藥,是為二轉靈藥。

 

7)取第三份藥末同二轉靈藥調勻,合為一處,如前升煉三炷香,冷定取藥,是為三轉,三轉已畢,

所得之藥即為三打靈藥,亦名“鍋烈”。

藥經三打,則水銀之本性死絕,服食遂無流弊。丹底可搽諸瘡,功能止癢定痛,長肉生肌,不可棄去。

 

金丹制法 (亦名鍋丹)

【處方】 倭鉛(三錢) 漳丹(二兩)

【制法】(1)將鉛放入傾銀罐內(即耐火粘土罐,昔日熔銀時常用此罐),置於火上熔化之。

2)將漳丹徐徐撒於已熔鉛上,藉重鉛氣薰蒸,並于黃丹中間攪一凹處,俟蒸至凹處發現黑色,

四周兼現黃色時,是即合度之證(大約一炷香時即可蒸透),冷定,去鉛取丹,是即金丹,亦名“鍋丹”。

 

石青制法

【處方】 白砒(二兩) 硫黃(四兩)

【制法】(1)將砒、硫共研細末,投入傾銀罐內,上覆鐵板一塊,以鐵絲縛緊,

再用鹽泥將罐全體封固(或以醋調石膏亦可),俟乾聽用。

2)將已乾丹罐放木炭火中燒之,揣度罐中藥已熔化(約香三炷),乃取出待冷,剝除泥殼,

揭去鐵板(手勢應輕,勿使蓋上所升之藥落下),升于蓋上而色如黃芽者為煙硫,

沉於罐底而色帶暗綠者為石青,將此暗綠色物取出研細備用。

二物雖然同出一本,性卻截然不同,蓋煙硫有毒而石青無毒也。

 

銀翠制法

【處方】 紋銀(一兩) 石青(約一兩)

【制法】(1)將銀打成薄片,剪成小塊,投入傾銀罐內,火上熔化。

2)取石青末約六、七錢,投入已熔銀上,以鐵箸攪拌,銀即自然起發,如不十分起發時,

可再投石青末三、四錢,必能起發。所用石青不拘多少,總以銀質發透為率。

3)將發透之銀取出打碎,研為細末,飛去灰渣,其色與靛花相似(翠色),故名銀翠,

將其浸入冷水,每日換水二次,七日夜後,火毒即盡,收貯備用。

顧世澄瘍醫大全痔漏門中,有退管方一個,絕類銀翠,僅制度不同,特錄於後,以資參證

(甲)磁石(六兩)打如豆大,用白芨水浸數日,取出,以硫黃粉為衣,入罐升三小時,得丹約三錢。

(乙)辰砂(四兩) 明礬(四兩)(另入罐升成丹)

(丙)紋銀(一兩) 硫黃(三錢) 白砒(三分)(煉化成粉)

將以上三種藥末各秤等分,研勻,米糊為丸,如粟米大,每服一分,白芷湯下,服後約半日間,

下部即覺脹痛,用手拍左右臀,管即自出,俟出盡時,以生肌藥收功。

管口小者,先以爛藥爛開,管即易出;欲管速出者,可再用蓖麻子煎水洗之。

 

靈藥釋性

鍋烈辛平無毒。功能去濕、殺蟲、活血、解毒、化痰、解鬱

金丹辛平無毒。功能治吐逆、反胃、墜痰、殺蟲。

銀翠辛平無毒。合藥能治一切奇瘡怪症,內服功能斂口生肌。

石青大熱。因其有砒,故能解水銀、輕粉之毒。善治一切風濕,筋骨作痛作腫;

又能解一切寒涼藥毒,及瘡不收口,作寒作熱等。更能領導水銀、輕粉循行筋脈,

以解周身痰氣,乃諸藥中之極熱者。不可不用,亦不可多用。

 

楊鵬先經驗救急方,乾坤奪命丹

生白信石(一兩研末) 生硫黃(一兩研末)白蠟(一兩)

三宗標準,不可缺少分量,將蠟熔化,即下二藥合勻,出鍋為丸,每丸四分備用。

此藥治男婦一切氣寒、食寒、陰寒,及婦人白帶,男子腎寒,白痢、瀉下等,一切下部寒涼之症,並皆治之。

如男婦陰寒,病在危急,速服此藥,待至二十分鐘時,無不立刻回生,每服一丸,小兒半丸,開水送服。

煙硫其性好走,善入肌膚,為祛風邪、療諸癬之要藥。但有大毒,故只可外用,不可內服。

 

第一方-中九丸

歌曰中九丸來味不多,說破異藥笑哈哈,任他諸般奇怪症,每服數丸起沉 。

【處方】 鍋烈(一錢) 金丹(一錢)銀翠(三錢若膿寒加石青五分)

【制法】 共研細末,用麵糊趁熱合藥為丸,如鳳仙子大備用。

【用法】 每服一分,病重者,可由二分加至三分,用溫酒或溫開水送服,服至毒消盡時為止,忌食蘿蔔。

如糸陰症,可加石青一錢,餘症不用;畏寒者,可加百草霜五錢。

疔瘡忌服,小孩量減。服丸之後,間有發現頭暈者,不必畏懼,過一時即消失矣。

 

中九丸的又一配合法

【處方】鍋烈(六錢)金丹(三錢)石青(四錢)銀翠(四錢)蟾酥(二錢)熊膽(三錢)珍珠(二錢)麝香(一錢)

【制法】 以棗泥為丸,如小黑豆大,朱砂為衣。

【用法】 每服二、三丸,用龍眼肉包好,白糖開水送服,每日二次,病重者,可服三、四丸。

血燥之人可加牛黃,如無牛黃,可用九轉膽星代之。

 

第二方-金蚣丸

歌曰金蚣丸內用蜈蚣,全蠍山甲與僵蟲,朱砂雄黃同配合,痰核瘰 散無蹤。

【處方】 金頭蜈蚣(十五條去頭足微炒)全蠍(二十個去頭足米泔水洗) 山甲(二十片土炒成珠)

僵蠶(二十條炒去絲) 朱砂(二錢) 明雄(二錢) 川軍(三錢)

【制法】 共研細末,黃酒、曲糊為丸,如綠豆大,朱砂、雄黃為衣。

【用法】 每服三十至五十粒,空心溫黃酒送服,老弱量服,汗出即愈,未成者消,已成膿者,次日即潰,

已潰者忌服。如系痰核瘰,可兼服中九丸五至十粒以輔助之。

又如患者體質柔弱,消化不良,服中九丸後腹痛作瀉者,可兼服此丸,即可減退其副作用。

 

又古方“��虎下西川”,即金蚣丸之多蟬蛻者,但據我收藏的十三方抄本中,亦有三本方中有蟬蛻,

可知本方是從五虎下西川蛻化出來的一個驗方。原方如次

金頭蜈蚣(一條去頭足糯米炒黃色) 全蠍(五錢洗去鹽焙乾)蟬蛻(五錢去頭足) 穿山甲(五錢陳土炒)

僵蠶(五錢炒去絲)共研細末,苕麵為丸,如綠豆大,朱砂為衣,壯者每服二十丸,弱者十丸,

土苓湯下,忌油葷,及一切發物,凡一切楊梅毒瘡,魚口橫,不問已潰未潰,皆可治之,無不驗者。

 

又錢塘趙恕軒串雅編及種福堂公選良方中之“鱗鯉丸”,皆與金蚣丸方十九相同,且較金蚣丸完善而穩妥。

據趙氏云即鈴醫之“八面鋒”,為一切無名腫毒之特效專藥,而於瘰 一症尤具特長,

故編者每于用金蚣丸處,皆易以此方,不僅效力確實,而且更少流弊,今錄其方於次

歸尾(五錢) 生軍(三錢) 蟬蛻(二十只去頭足)乳香(一錢) 沒藥(一錢) 制芩(三錢)全蠍(二錢)

連翹(三錢去心) 防風(二錢五分) 羌活(二錢五分) 雄黃(水飛七分)僵蠶(二十五條薑汁炒)

 牛膠(一兩土炒)荊芥(二錢) 桔梗(二錢)

金頭蜈蚣四條,去頭足,分作四種制法一條用薑汁搽,焙乾;一條用香油搽,焙乾;一條用濃醋搽,焙乾;一條用酥搽,焙乾。

上制後,共合一處研細末,備用;

再以山甲四兩,亦分作四種制法一兩用紅花五錢煎湯煮,焙乾;一兩用牙皂五錢煎湯煮,焙乾;一兩用紫草五錢煎湯煮,焙乾;

一兩用蘇木五錢煎湯煮,焙乾。上制後,亦混合一處,研末備用。

 

將上面各種藥末共合一處,以米醋打糊為丸,外以朱砂五線為衣,每丸重一錢二分,瓷瓶收貯,以麝香五分養之。

服時以一丸,熱酒送服,未成者內消,已成者出膿,神效非常。

金蚣丸藥味即此方之一部分,與蟾酥丸處方亦小異大同,其為外科之重要方,可想而知。

且此方之前數味,乃“神授衛生湯”藥味,功能宣熱散風,行瘀活血,解毒消腫,故為外科門中之首要方,

且較金蚣丸尤為周到而踏實。編者每于用金蚣丸處,皆易以此方者,亦以其周到而踏實也。

 

吾蜀梁山楊旭東,蜀中醫纂有“驪龍珠”一方,為癰疽總方,專治一切癰疽腫毒,不論已潰未潰,

俱能散毒收口,生肌長肉,方名之下標明為“內庭方”,亦即鱗鯉丸、金蚣丸之小有不同者。

惟方中蜈蚣系二十一條,將山甲、蜈蚣制好後,每以山甲末一兩,蜈蚣末二錢,配入群藥之中,每丸重一錢五分;

全蠍又系用荷葉包炮之,此小異耳。欲知其詳,可覆按原書。

 

又趙氏串雅編中之“八厘金”,主治癰疽發背,疔腫瘡毒,未成者服之,內消甚效,察其處方藥味,

殆亦金蚣丸之加味,故並錄於此,以作他山之助。

番木鼈(水浸去皮油 枯五錢) 蟾酥(二錢)僵蠶(二錢) 乳香(二錢) 沒藥(二錢) 膽礬(一錢)

蜈蚣(三錢) 山甲(一錢) 血竭(一錢) 朱砂(三錢) 蟬蛻(一錢) 川烏(一錢) 雄黃(一兩) 麝香(五分)

上共研末,於五月五日修合,水泛為丸,如萊菔子大,上部病飽服,下部病饑服,每以八厘,陳酒送下,小兒酌減。

他如趙氏之十寶丹,串雅補之回生丹,青囊秘授之全生丹,外科大成之六軍丸,

蓬萊山樵輯方之觀音救苦丹等,皆與金蚣丸如出一轍,原書俱在,未遑盡錄。

蜈蚣、山甲等對腺結核有療效,自宜重用。且此方功能鎮靜神經,如加入麝香,更可治療小兒驚風抽搐。

 

協力廠商-三香丸

歌曰丁木茴香三香丸,砂仁紫蘇黃芩兼,白術茯苓陳皮草,乾薑澤瀉香附全,

      豬苓木通同草果,天花粉末麵糊丸,一切寒涼虛危症,飲食不進效若仙。

【處方】 丁香(二錢) 木香(三錢)小茴(七錢) 砂仁(五錢) 紫蘇(七錢) 黃芩(一錢)茯苓(三錢)

豬苓(一錢) 白術(三錢) 陳皮(三錢)乾薑(一錢) 澤瀉(一錢) 香附(二錢) 木通(一錢) 草果(五個)

花粉(三錢)

【制法】 共為細末,麵糊為丸,綠豆大。

【用法】 每服三錢,空心姜湯下。如患者氣體虛弱,飲食少思,服中九丸後有嘔吐、腹痛之副作用者,速服此丸三錢,即解。

此方專治一切冷痰危症甚效,若患者體質虛弱,胃納不旺,服中九丸後發生噁心、嘔吐、頭眩、腹痛,

及泄瀉者,可加此丸三錢同服,即可免除乖象。

此方藥味殊嫌龐雜(與木香流氣飲略有出入),倘因服中九丸後發生嘔吐者,亦可用炒山梔及白蔻,

加入香砂六君子湯中服之,效力亦與本方之作用相等。

 

第四方-化肉膏

歌曰化肉靈膏妙無窮,桑麻鍛石一樣同,二烏靈仙同煎水,淋漓入鍋看雌雄,五灰雖然同此用,加減較彼有神功。

【處方】 桑枝灰(五升) 麻梗灰(五升)廣鍛石(五升未發者)

【制法】 共合一處備用,另以威靈仙一兩,川烏四兩,草烏一兩,野芋頭一兩,生半夏一兩,

巴豆五錢共為咀片,煎成濃汁,將前灰放在竹箕內(先用稻草墊底),繼將藥汁淋於灰上,濾下之水,

用器接收(濾得之水,以沾於舌上如針刺者為佳),

約一大碗,入鍋慢火煎之,俟濃縮到相當程度時,再加白礬一兩,收膏貯瓶,黃蠟封口備用。

 

【用法】 用時將藥取出,研細如泥,挑置少許,塗於瘡之中央,其藥力自能散佈四周,以奏化腐消毒之功。

如覺疼痛,可揭開查看,如患部四邊有紅線樣物時,即噴以冷水一口,其痛可立止。

倘腐爛已去,欲生新肌時,可將此膏少許,用水調如淡茶色,用新筆蘸水,於瘡上洗之,即可逐漸生肌斂口。

 

此膏之腐蝕力甚大,故使用之後異常疼痛,因其作用乃化學上之“輕氧化鉀”也。

現今新藥群中頗不乏相同之物,如硫酸銅、硝酸銀、石炭酸等,皆具有相同之腐蝕力量,

如感覺自製麻煩時,亦不妨以此類化學品代用。

赤水元珠有“化瘤膏”一方(即五灰膏),其處方雖與本方不盡相同,而其作用則完全一致,今摘錄于此

桑木灰、棗木灰、桐殼灰、 麥灰各二升半,共和一處,放於已墊稻草之竹箕中,淋汁約五碗許,

入斑蝥四十只,山甲五片,乳香五錢,冰片一錢,用水煎作一碗,以瓷器盛之。

用時以新鍛石調膏敷之,乾則隨以清水潤之。

“化肉膏”之作用專在追蝕惡瘡腐肉,惟嫌其性質過暴,遠不若薛己外科精義之“針頭散”

及仙拈集之“脫爛散”來得王道,故餘意不若逕以二方之一以代替之,更為圓滿。

 

第五方-藥線

歌曰諸家藥線不相同,吾門藥線有奇功,雖然砒礬一樣用,火候之中看雌雄,不論痰核並 骨,化腐乾膿顯神通。

【處方】 白砒(三錢) 明礬(七錢)

【制法】 上各研細末,先於鍋中滴麻油幾滴,次將砒末放入,再將明礬末蓋於面上,將鍋在武火上燒之,

俟砒、礬乾結成餅,煙將盡未盡時,取出研末,以麵糊做成細條(如粗絲線)備用。

經此制煉之後,砒性已純,凡瘰癧成 ,及癰疽之久不乾膿等,皆可用之。

 

外科大成之痔漏退管藥線方中,有一方亦僅砒、礬二味,只制煉方法微有不同,亦摘錄於此,以示此方作用之廣

白砒五錢,明礬一兩五錢,將白砒入鐵鍋內鋪勻,上蓋明礬末,以火 之,至礬枯時,

噴冷水一口於砒上,隨以棉紙蓋於砒上,再隨噴水三、五口於紙上,從鍋蓋邊紙上看之,

以有白霜透出時為率,如無白霜發現,可再再噴,直至有霜時為止,去紙,

入去油乳、沒各少許,蓋於礬上,離火候冷,取出為末,以麵糊為條備用。

用時將此條插入漏孔,待管退出時為度。如于此方之中再加入蠍尾七枚,生草烏末一錢

即為最佳之枯痔藥,編者枯痔時亦常用之。其他外科百效書之“點玄丹”,

亦系砒、礬二物,且云善治惡毒,可見此藥線一方專作去腐蝕綿之泛用品,蓋頑固腐肉,

非仗此種大刀闊斧之猛烈峻劑,實不能去此冥頑不靈之大患也。

 

此線短處是去腐甚痛,病者多不樂接受。王肖舫氏則以“蛤豆條”代之,化腐不疼,且極穩妥。

其法系以蚊蛤一個,焙至焦黃色,再取生巴豆三粒,去皮心,焙研細末,加冰片少許,共合一處,

調撚為條(以巴豆油質能粘和成條為度,否則須相勢加油加藥)。此條用時爛而不疼,功在藥線之上。

中篇一                   中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