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十三方

 

中篇二       

第六方-紫霞膏

歌曰紫霞膏貼遠年瘡,銅綠輕竭乳沒良,麻仁松香合一處,白蠟清油要相當,久頑瘡毒不收口,一帖之後效非常。

 

【處方】 銅綠(五錢) 血竭(五錢)乳香(五錢) 沒藥(五錢) 松香(一兩) 蓖麻仁(一百粒) 輕粉(二錢)

【制法】 先將前五味共研細末,投入石臼中,再加蓖麻仁、輕粉,並滴入清油數滴同搗之,

約二三千杵時,即可成膏,如不成膏,可再加蓖麻仁數十粒再搗,直搗至臼內膏軟如棉,十分融和時為止,收貯備用。

 

【用法】 此膏善除濕熱,拔毒生肌,凡夏秋之間感染濕熱發瘡者,以此貼之,其去腐生肌之功甚捷。

他如梅毒、瘡,亦有特效。

 

近人徐 臧驗方精華中之“紫霞膏”,較此方小有差別,惟其制煉方法則甚可取法,故轉錄之,以作本方參考

制松香(六兩) 制乳沒(各六錢) 血竭(四錢)銅綠(二錢) 潮腦(六錢) 朱砂(三兩)腰黃(八錢) 麝香(八分) 蓖麻仁(三兩)

上十一味,除松香、蓖麻仁外,各先後研末備用,各藥分量以研末後淨秤為准,故在未研之前,

當各多備若干,免致研後不敷。合膏時,以石臼搗松香使爛,次加蓖麻仁,三加銅綠,四加兒茶,五加乳香,

六加沒藥,七加血竭,八加潮腦,九加朱 ,十加腰黃,末後加入麝香,合好之後,貯於罐內,用紙封固備用。

上列各藥重量,系就一料計算,如一次多合則手續較省,但松香既多,舂搗必難,

故當事先預約數人任務,以便更番輪換,務使手不停杵,愈熟愈妙。

搗時如藥嫌乾,可酌加蓖麻仁若干粒以調整之,如年久膏硬時,亦用此法調整。

此膏專治 串,未成者自能消散,已潰而流膿液者,當酌加輕粉、犀黃以輔助之,在攤膏時,須隔水燉融,

切忌直接火烘,或在臨用時就熱水壺上溫融之,不可採用直接火烘,因膏中麝香經火則氣泄而效減也。

制松香法

以松香五斤,用鮮芙蓉花連葉十斤(以花多者為佳),柳條、桃葉、榴葉各五斤,甘草一斤,煮成濃湯後,

去渣濾清,留一小部份,另儲使冷,余盛鍋中,安放露天(勿置屋內,妨爆濺也),入松香再煎,約松香一桶,

湯三桶,俟油沸盡,即陸續用銅勺撈出,傾入冷湯中取起,每枚捏成如燒餅式,中穿一孔,以粗麻線貫之,

分裝布袋,緊束袋口,浸糞缸中四十九日,取出去袋,以長流水漂沖三日,再露七日夜後,

埋土中七日,存儲備用,以二、三年者為佳。

糞缸以無病之童男、童女糞為最好,年長健壯婦女次之,惟忌經帶,若男子已成人者,則不合用。

 

第七方-千捶紙

歌曰雄黃一錢砒五分,撒布紙上折多層,輕輕捶得千餘下,貼瘡貼毒有良能,休將此方輕相視,楊梅疔毒大有靈。

【處方】 白砒(五分) 明雄(一錢)

【制法】 共為細末,取上好皮紙一張,將藥末勻布紙上,折為十數折,以木捶在紙上捶之,約千餘下,

藥即吸入紙層,至轉黃色時為度,收藏備用。

【用法】 若遇楊梅瘡毒腫起者,以此紙貼之最佳,其他潰後化腐亦妙。

 

第八方-太歲墨

歌曰太歲墨中麝香烈,大戟蚊蛤慈菇協,千金二烏糯米調,內可服來外可貼,死牛死馬河肫毒,

      山嵐瘴氣都消得,磨搽惡毒能止痛,又解砒毒並水厄,咽喉腫痛不得眠,疔瘡搽上湯潑雪。

 

【處方】 山慈菇(一兩) 千金子(一兩)大戟(一兩) 蚊蛤(二兩去蟲) 麝香(一分) 川烏(二兩) 草烏(二兩)

【制法】 上共為細末,以糯米煮糊搗勻,用模型鑄為一錢重墨狀條塊,陰乾備用。

(舊例甲子年制者,型上刻甲子二字,乙丑年制者,型上刻乙丑二字,故有太歲之稱)

【用法】 每服一錠,病重者,可連服二錠,通利之後,用溫粥補之。

凡疔瘡腫毒,口眼歪斜,牙關緊急等症,俱用溫酒磨服,其他一切瘡毒等症,皆用醋磨搽,功難盡述。

 

第九方-代針散

歌曰未潰之毒可代針,巴霜信石各等分,淨雄一分相兌用,癰毒出膿漸漸輕,不問惡毒痰血起,陳醋調敷止痛疼。

【處方】 巴霜(一錢) 信石(一錢)明雄(一錢)

【制法】 共研細末,收瓶備用。

【用法】 若遇皮薄瘡癤,不得穿頭而畏刀針者,以陳醋調敷患處,約一日間,瘡頭即自行穿潰,

或用黃蠟撚作麥粒大,令其兩頭有光,每服三粒,黃酒沖服,見汗之後,瘡頭即穿。

如遇皮濃之瘡,須用鈹針刺開少許,再敷此藥,如未成膿,則此藥不可用,否則等於活剝龜殼。

許璉外科證治全書中有“咬頭膏”方,專治癰瘤膿熟不潰,作用雖與代針散同,

其處方則較代針散為王道,因其可減低腐蝕中之痛感也,故摘附其方如次,俾臨床時多一應付法門。

 

制乳香  制沒藥  番木鼈  生蓖麻仁  銅綠(各等分)

共為細末,另以不去油巴豆加倍,同藥末搗和成膏,再加白砒一分搗勻,臨用時,

以綠豆大一粒放患頂上,用膏藥掩貼之,潰時即行揭下,讓膿汁外出,惟胎前、產後不可貼用。

 

第十方-熏洗���

歌曰大凡惡毒瘀血成,不曾發散致痛疼,秘授奇方熏洗法,羌獨荊防花木行,

     薄蘇桃槐桑木葉,金銀川草顯威靈,將藥入鍋同煎水,一熏洗後見太平。

 

【處方】 銀花(三錢) 羌活 獨活川烏 草烏 防風 蒼術 薄荷 蘇葉(各二錢) 桑葉 桃葉 槐葉 樟葉(各一握)

【制法】 各藥共同煎水備用。

【用法】 將煎好藥水,乘熱先熏後洗,洗後避風,功能祛風解毒,散結消腫,倘再加入黃柏、川軍、生地更妙。

未成者,熏洗之後,將藥渣搗塗患處,已成者,再加豬蹄湯淋洗,化腐生肌之功,效無其匹。

 

附方如次

白芷  川芎  藿香  木香  防風  甘草(各三錢)火蔥(一握)

上以米泔水六、七碗,將藥投入其中,入鍋煎濃,濾去藥渣不用,以新棉蘸湯淋洗患處,

湯冷再易熱者,並隨以手輕擦患處四周,令瘡內縮,膿隨湯出,以盡為度。

萬潛齋云熏洗有蕩滌之功,滌洗則氣血自然舒暢,其毒易於潰腐而無壅滯也。

凡腫在四肢者 冼之,在腰腹、脊背者淋之,在下部者浴之,俱以布帛或棉蘸洗,稍涼即易。

輕者日洗一次,重者日夜洗二次,每日洗之,不可間斷。

凡洗時,冬月要猛火以逼寒氣,夏月要閉窗以避涼風,若不慎此,輕則有妨收口,重則恐變純陰。

夫洗藥不一,如初腫與將潰者,俱用“蔥歸 腫湯”洗;如陰症不起者,俱用“艾茸湯敷法”如潰後,

俱用“豬蹄湯”燙洗。用豬蹄湯者,以助肉之氣而逐腐也。此洗滌之法,乃瘍科之要藥,方附於後,以備參考

 

一、蔥歸 腫湯

凡癰腫瘡瘍,初腫將潰之時,用此湯洗之,以瘡內熱癢為度。蔥頭(七個) 當歸 獨活 白芷 甘草(各三錢)

上五味,以水三大碗,煎至湯醇,濾去渣,以絹帛蘸湯熱洗,如稍涼再易之,洗時切忌風寒。

 

二、艾茸湯敷法

凡陰瘡黑陷不痛者,皆可用之,以知痛則生,不知痛而出死血者死。並須內服大補回陽之劑以助之,方可轉危為安。

硫黃(五錢) 雄黃(五錢) 艾茸(一握)上以硫、雄二味為末,同艾水煎半日,水將乾,取出艾搗爛,

溫敷患處,再煎再易,十餘次為度。

 

三、豬蹄湯

凡癰疽諸毒流膿者,熬好洗之,以助肉氣,消腫散風,脫腐止痛,去惡肉,活死肌,潤瘡口。

如腐盡者,不必用之,當以米泔水熱洗之,令瘡潔淨,不可過洗,過洗則傷水,皮膚破爛,難生肌肉,不易斂口。

黃芩 甘草 當歸 赤芍 白芷 蜂房羌活(等分)

上七味,共為粗末,看證之大小,定藥之多少。先將豬前蹄一雙,用水六碗煮之,蹄軟為度,將汁濾清,

吹去汁上油花,即用粗藥末一兩,投於汁中,再用微火煎十數沸,濾去渣,候湯微溫,即以方盤一個,

於瘡下靠身放定,隨用軟絹蘸湯,淋洗瘡上,併入孔內,輕手捺盡內膿,使敗腐宿膿隨湯而出,以淨為度,

再以軟帛疊七、八重,蘸湯勿令太乾,覆於瘡上,兩手輕按片時,帛稍涼再換,如此再按四、五次,

可以流通血氣,解毒、止痛、去瘀,洗訖,用絹帛拭乾,即隨症以應用之藥貼之。

 

瘡瘍洗法,西醫極端推崇,惟目標多在清潔殺菌,與中醫洗滌之舒暢營衛、調和氣血者,目標各有不同,

故中醫洗滌之法,實應重視。

 

第十一方-天然散

歌曰天然散內鉛粉神,各樣瘡毒可回春,畏痛加上輕乳沒,止癢銅綠線末靈,

      炒鉛粉研極細,臨症加減任施行,諸般奇症知活用,走遍天涯不憂貧

【處方】 鉛粉(一兩)

【制法】 於鍋中火炒黃色,貯瓶備用。

【用法】

1)疼者加輕粉一錢,制乳香一錢,制沒藥一錢,血竭一錢,赤石脂(過)一錢,冰片一分。

2)癢者加銅綠少許(以兒茶煎水煮過,再 成黃金色),亦可加藥線末三分,金箔三帖。

3)諸瘡有水者,加海螵蛸一錢,蚊蛤一錢,靈藥五分。

4)如諸瘡不收口,不紅只癢者,加銀翠一錢。

5)如欲生肌平口者,加龍骨一錢,象皮一錢,再加 牡蠣亦佳。

顧世澄瘍醫大全中有一方,專治痔漏、發背,疔癰、 瘡,破流黃水,黃水到處,浸淫成瘡等症,

亦即天然散之未加命名者。方以杭粉一兩,入傾銀罐內化開,至成老金黃色,冷定研末,加冰片三分備用。

用時將藥撒於患處,以手揉之,其水自止,其痛亦定,且不成瘡,亦即天然散也。

 

又家藏抄本中有“錦堂散”一方,云能去毒生肌,收口提膿,為外科要藥,

方系上錦堂粉(即鉛粉,錦堂乃其牌名也)一兩,用銅瓢炒成黃色時,

以紙包好,就水缸下露一宿,收貯備用,遇症無不立效。

 

又一抄本方云膿窩黃水常流,搔癢不已,漫延不止,用之靈效異常,

方為宮粉(即上品鉛粉)一兩,炒成黑黃色,加冰片三分,研末搽用,亦即天然散之未予命名者。

 

神奇良方中有跌打損傷方一隻,亦即天然散之加味者,

方為豬板油四兩,連須蔥一把,將油與蔥放石板上,以木捶打如泥狀,然後以鉛粉四兩,

入砂鍋內炒至黃色時,入油、蔥內和成餅狀,貼敷傷處即愈。

一壺天書中有“元龍丹”方,功專生肌斂口,

方系鉛粉一兩炒黃,冰片二錢,共研細末乾摻,亦天然散之另一名稱者。

葛洪肘後方墜撲瘀血,從高落下,瘀血搶心,面青氣短欲死者,以鉛粉一錢,和水服之。

備急方治陰股常濕,以胡粉撲之,亦治乾濕癬瘡。

衛生易簡方接骨續筋,止痛活血,以定粉一錢,當歸一錢,硼砂一錢半,用蘇木煎湯調下,仍頻飲蘇木湯;

和濟局方及洪氏集驗方,皆有此方,名“神授散”,洪氏並云,曾屢用之甚驗,且有詳細幫助。

青囊秘錄方折傷接骨,以宮粉、硼砂,等分為末,每服一錢,蘇木湯下,仍頻飲蘇木湯,大效,與上方同出一轍。

 

第十二方-麻涼膏

歌曰麻涼膏與鐵箍同,二烏南半野芋從,多用芙蓉葉為主,敷上癰疽痛無蹤。

【處方】 川烏(四兩) 草烏(四兩)生南星(二兩) 野芋頭(四兩) 芙蓉葉(四兩)

【制法】 共為細末備用。

【用法】 陽毒用酒調敷,陰毒用醋調敷。如皮破者,以清油調敷。如無野芋頭時,亦可以水仙花根瓣代之。

又一用法,陰毒可加黃 、肉桂為末,醋調敷之。

此方最適合於陰陽夾雜之症,在鮮藥難辦時,亦可以“南星散”代替之,

方用生南星一兩,炒白芥三錢,白芷五分,共研細末,以豬膽汁、蜂蜜各半調塗之,消腫散結之功,不亞于麻涼膏。

 

第十三方-解毒膏

歌曰解毒膏藥味不多,不離丹油共粉陀,桃槐柳桑發芨蘞,木鱉防甲與黃芍,堪歎諸醫多味者,幾見膏藥起沉 。

【處方】 白芷 白蘞 白芨 川烏 草烏 黃芩 獨活 細辛(各一錢五分)

荊芥 梔子 連翹 羌活 黃連 阿膠 海藻 山甲 昆布 大黃木鱉 血餘 赤芍 薄荷

牛膝 木瓜 防風 石燕 海帶 黃柏 桃枝 柳枝 桑枝 杉枝天丁 密陀僧(各一兩)

 水粉(四兩炒過)黃丹(三兩) 香油(八兩)

【制法】 上為咀片,將香油入鍋熬之,投前藥(除血余、黃丹、陀僧、鉛粉四味)入內熬枯,

去渣濾過,然後下鉛粉(先過)、血餘、陀僧、黃丹,至漆黑、滴水成珠時停火,收入罐內備用。

【用法】 用時以軟紙攤貼之。

初因此方屬於師授,故常用之,後試用別本處方,欲對比療效,然連試數方,均不相上下,為了簡化處方,乃改用下方,更得理想斬獲。

白芨(三錢) 白蘞(三錢) 番木鼈(一兩) 露蜂房(三錢) 蛇蛻(錢半) 山甲(三錢)鉛粉(一兩)

陀僧(一兩)桑枝 槐枝 桃枝(各三十寸) 血餘(如雞子大一團) 馬齒莧(五斤煮汁兌入)

將各藥共合一處,用香油一斤同入鍋中,炸枯去渣,然後加入鉛粉、陀僧,再熬至滴水成珠時,收貯備用。

此膏勿論何種陽症瘡毒,皆可貼用,療效極佳,有時亦加入大黃、赤芍二味。

中篇一                   中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