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絲竹 & 蘇州彈詞 ( 蘇州林園 上海灘 吳語 普陀山 雁蕩山)
江南絲竹
中國傳統器樂絲竹樂的一種,流行於江蘇南部和浙江一帶。
辛亥革命以後,在上海地區得到較大的發展,相繼成立了“鈞天集”“清平集”“雅歌集” “國樂研究社”等組織。
經常演奏的曲目有《歡樂歌》《雲慶》《行街》《四合如意》《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板》 8首,
號稱“八大名曲”。此外《老六板》《快六板》《霓裳曲》《柳青娘》《鴿飛》《高山》《流水》《疊層樓》
等樂曲也較流行。江南絲竹的樂隊編制一般為7∼8人,少則3∼5人。
簡介
江南絲竹的音樂結構主要有板式變化和曲牌聯綴兩種類型,以板式變化手法最有特點。
它往往以1個曲牌為母曲,以放慢加花或加速減字的手法發展為幾首獨立樂曲。
如民間器樂曲牌《老六板》演變為 5支樂曲,習稱“五代同堂”。
它演變的程式是由快到慢,由簡到繁。
第1曲《老六板》 ,流水板,旋律簡樸;
第2曲《快六板》,流水板,旋律生動明快;
第3曲《中六板》,一板一眼,旋律輕快,較為平穩;
第4曲《中花六板》 ,一板三眼,旋律流暢,速度適中,在5曲中為最著名者;
第5曲《慢六板》,一板七眼,旋律典雅徐緩。
這5支樂曲既可分別獨立演奏,亦可按演奏程式相反的方向,如從第5曲《慢六板》開始,
由慢到快,由繁到簡地依次聯綴演奏。 江南絲竹旋律抒情優美,風格清新流暢。
笛子演奏注重氣息的運用,高音悠揚清遠,低音含蓄婉轉,音色醇厚圓潤,
常用打音、倚音、贈音、震音、顫音等技巧潤飾旋律。
二胡弓法飽滿柔和,力度變化細膩,左手慣用透音、帶音、左側音和勾
江南絲竹音,尤以各種滑音技法,構成江南絲竹細膩清秀、明快健朗的個性。
流行於江蘇南部、上海、浙江西部一帶的器樂曲,樂隊以絲弦和竹管樂器為主,所以稱為絲竹樂,
至少在清代1860年以前已流行於民間。
在這些地區的城市和農村都很流行絲竹樂,但風格完全不同。
城市絲竹樂風格典雅華麗,加花較多,流傳很廣;而農村則常用鑼鼓,氣氛熱烈,風格簡樸。
歷史沿革
在清咸豐庚申年(1860)《秘傳鞠氏琵琶譜》的手抄本中已載有《四合》一曲
(據說此版本問世時間還要往上推溯很多年)。據研究,《四合》這一套曲自成一系,
現在流行的江南絲竹八大麯中的《行街四合》、原板《三六》、《雲慶》都與它有不少曲調聯繫。
另在西元1895年李芳圓編的《南北派十三套大麯琵琶新譜》中附有《虞舜熏風曲》(俗名老八板)和《梅花三弄》
(俗名三落),這些曲譜與江南絲竹江南絲竹中相關曲目的旋律大致相同。
因此可以這樣說,至少在清代1860年以前,江南絲竹樂曲已在民間流行。
1911年後,絲竹樂逐漸以上海為中心,並組織了許多演奏團體,如“文明雅集”、“清平社”、“鈞天社”等。
1920年左右,在上海城隍廟點春堂舉行了一次各地絲竹音樂愛好者集會,到會者竟有200多人。
上海江南絲竹的班社有“清客串”和“絲竹班”(上海郊縣有稱清音班。
所謂清客串系人們在業餘之暇奏絲弄竹以自娛娛人。參加者來自社會各階層中的絲竹樂愛好者。
“絲竹班”分散在上海郊縣,常在婚喪喜慶等場合中演出。
絲竹音樂
江南絲竹是流行於江蘇南部、浙江西部、上海地區的絲竹音樂的統稱。
因樂隊主要由二胡、揚琴、琵琶、三弦、秦琴、笛、簫等絲竹類樂器組成,故名。
在這些地區的城市和農村都很流行絲竹樂,但風格完全不同。
城市絲竹樂風格典雅華麗,加花較多,流傳很廣;而農村則常用鑼鼓,氣氛熱烈,風格簡樸。
古樂溯源
在清咸豐庚申年(1860)《秘傳鞠氏琵琶譜》的手抄本中已載有《四合》一曲(據說此版本問世時還要往上推溯多年)。
據研究,《四合》這一套曲自成一系,現在流行的江南絲竹八大麯中的《行街四合》原板《三六》《雲慶》
都與它有不少曲調聯繫。
另在西元1895年李芳圓編的《南北派十三套大麯琵琶新譜》中附有《虞舜熏風曲》(俗名老八板)和《梅花三弄》
(俗名三落),這些曲譜與江南絲竹中相關曲目的旋律大致江南絲竹相同。
因此可以這樣說,至少在清代1860年以前,江南絲竹樂曲已在民間流行。
關於江南絲竹的歷史溯源,也有人認為,明代嘉隆年間,
以魏良輔為首的戲曲音樂家們在太倉南碼頭創制昆曲水磨腔的同時,以張野塘為中堅人物組成了規模完整的絲竹樂隊,
用工尺譜演奏,由昆曲班社、堂名鼓手兼奏,後逐漸形成絲竹演奏的專職班社。
明萬曆末在吳中(蘇州地區)形成了新的樂種"弦索",可算是江南絲竹的前身。
它與民俗活動密切結合,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後正式定名為江南絲竹。
1911年後,絲竹樂逐漸以上海為中心,並組織了許多演奏團體,如"文明雅集"、"清平社"、"鈞天社"等。
1920年左右,在上海城隍廟點春堂舉行了一次各地絲竹音樂愛好者集會,到會者竟有200多人。
上海江南絲竹的班社有"清客串"和"絲竹班"(上海郊縣有稱清音班。
所謂清客串系人們在業餘之暇奏絲弄竹以自娛娛人。參加者來自社會各階層中的絲竹樂愛好者。
"絲竹班"分散在上海郊縣,常在婚喪喜慶等場合中演出 。
藝術魅力
江南絲竹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演奏風格精細,在合奏時各個樂器聲部既富有個性而又互相和諧,
支聲性複調織體寫法很有特點。樂曲多來自於民間婚喪喜慶和廟會活動的風俗音樂,有的是長期流傳於民間的古典曲牌。
江南絲竹傳統的技法中有你繁我簡、你高我低、加花變奏、嵌擋讓路、
即興發揮等手法,並逐步形成"小、細、輕、雅"的風格特色。
這種技法和風格包含了人與人之間相互謙讓、協調創新等深刻的社會文化內涵。
絲竹樂來自民間,植根民間,簡便易行,適宜推廣,有重要的民俗文化價值。
江南絲竹曲目豐富,傳統樂曲有《中花六板》、《三六》、《行街》、《四合》和《雲慶》等。
聶耳曾改《倒八板》為《金蛇狂舞》,很快風靡全國;
劉天華改編創作的《變體新水令》也早已成為樂壇名曲,在全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樂隊組合
“絲”——二胡、中胡、琵琶、三弦、揚琴、秦琴等;
“竹”——笛、簫、笙; 其它——板、板鼓、碰鈴。
最近發現在上海郊縣的絲竹樂隊中有使用京胡、板胡和碟子等。
曲式結構
一、基本曲調的變奏,如《中花六板》、《慢六板》、《歡樂歌》、《雲慶》;
二、類似西洋音樂迴旋曲式的迴圈式結構,如《老三六》、《慢三六》;
三、多曲牌聯奏的套曲,如《四合如意》、《行街》。
上面所述的這幾個曲子即是流傳最廣,影響最大,頗有代表性的江南絲竹八大麯。
至於這絲竹八大麯名稱的由來,卻是在1939年間,絲竹家在上海新世界遊樂場內設“絲竹遊藝”,
將上述江南絲竹八曲寫分別寫於八塊牌子上,絲竹愛好者可從中任意選曲上臺演奏,絲竹八大麯稱謂則始於此。
樂曲顯盡江南秀美柔婉之風,富有情韻。
演奏江南絲竹的組織有"清客串"和"絲竹班"兩種。"清客串"為市民自娛性組織,演奏地點多在茶館、私人住宅等地,
常奏八大名曲,擅用細膩的加花手法,風格淡雅秀麗。
除親友婚喪場合前往演奏外(不受酬),不受聘參加民間婚、喪、喜、慶的演奏活動。
"絲竹班"為民間職業性音樂組織,在農村中以吹鼓手兼奏者居多,風格粗獷樸實,氣氛比鉸熱烈。
江南絲竹樂隊編制比較靈活,它以二胡、笛子為兩件主要樂器,一般三至五人,多亦可七、八人。
彈絃樂器有小三弦、琵琶、揚琴;管樂器還有簫、笙;打擊樂器有鼓、板、木魚、碰鈴等,
上海郊區農民樂隊的演奏,往往加用大件打擊樂器。
江南絲竹著名的八首樂曲是《歡樂歌》《雲慶》《老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扳》《四合如意》
《行街》。此外,《鷓鴣飛》、《柳青娘》、《高山流水》、《霓裳曲》、《倒扳槳》等樂曲亦常演奏。
江南絲竹樂曲其結構除民間一般常見的曲牌聯綴、迴圈、變奏的特點外,
最有代表性的是以板腔變奏所形成的結構特點。這種特點所形成的一曲多變,構成絲竹樂中一簇一簇圍繞母曲的套曲。
如《老三六》、可衍變為《中板三六》(簡稱《三六》)《慢三六》;
《老六板》可衍變為《快六板》《中六板》《中花六扳》《慢六板》(此五曲俗稱《五代同堂》)。
這些樂曲既可分別獨立演奏,又可由繁到簡、由漫至快的順序演奏。以《老六板》為例:其演奏順序:
《慢六板》(一板七眼,旋律典雅徐緩);《中花六板》(一板三眼,旋律清秀流暢);
《中六板》(一板一眼,旋律輕快平穩);《快六板》(流水板,旋律生動明快);
《老六板》(流水板,旋律簡樸)。
當板腔變奏應用於一首樂曲時,對比效果比較強烈。
江南絲竹樂合奏在突出主要樂器二胡、笛子的基本原則下,其它樂器靈活自如地、依據一定的規律特點相互對比烘托,
默契協調,獲得獨特的韻味。
笛子演奏注重氣息的控制應用,音色圓韻飽滿。高音清遠含蓄,低音悠揚婉轉。
常用的演奏技法有墊音、打音、倚音、顫晉、氣顫音、泛音等。
二胡演奏右手要求弓法豐滿柔和,連綿不斷,力度變化非常細膩,左手傳統演奏慣用一個把位,
常用的演奏技法有滑音、勾音、空弦裝飾音、左側音、墊指滑音等。
演奏江南絲竹的著名音樂家有周惠、金祖禮、陳重、項祖英、林石城等。
音樂特徵
江南絲竹的最大特點就是演奏風格精細,在合奏時各個樂器聲部既富有個性而又互相和諧,
支聲性複調織體寫法很有特點。樂曲多來自於民間婚喪喜慶和廟會活動的風俗音樂,有的是長期流傳於民間的古典曲牌。
寶貴遺產
江南絲竹音樂的產生和延續,對民族音樂史的研究及戲曲、民俗文化、群眾文化的發展都有重要的作用。
江南絲竹是江南水鄉文化傑出的代表之一。 至20世紀六七十年代,傳統江南絲竹班社均自行解散。
至今,70歲以上的老藝人已相繼離世,後繼乏人,加上傳統曲目傳譜很少,江南絲竹日漸瀕危。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
由江蘇蘇州太倉市和上海市聯合申報的江南絲竹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資料來源 : 江南絲竹)
蘇州彈詞
蘇州彈詞簡稱“彈詞”,俗稱“小書”。曲藝的一種。以說、噱、彈、唱為主要藝術手段。
說的部分融合敘事與代言為一體,既有第三人稱的表敘,又有第一人稱的腳色。
腳色較多吸收借鑒戲曲的表演程式,於說法中現身,塑造各種人物,間以說書人的襯托、評點。
蘇州彈詞簡介
蘇州彈詞簡稱“彈詞”,又稱“小書”,發源于江蘇蘇州,盛行于江、浙、滬的長江三角洲一蘇州彈詞帶,
是一種散韻文體結 合,以敘事為主、代言為輔的蘇州方言說唱藝術。
2006年5月20日,蘇州彈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以說、噱、彈、唱為主要藝術手段。
說的部分融合敘事與代言為一體,既有第三人稱的表敘,又有第一人稱的腳色。
腳色較多吸收借鑒戲曲的表演程式,於說法中現身,塑造各種人物,間以說書人的襯托、評點。
彈唱以三弦、琵琶為主要樂器,演員自彈自唱,又相互伴奏、烘托,再加上渲染書中的喜劇人物及情節(“肉裡噱”),
並穿插輕鬆詼諧的噱頭(“外插花”、“小賣”等),使之成為了一種高度發展的綜合性說唱藝術,
具有以理、味、趣、細、技(近人有改“技”為“奇”者)為其藝術特色。
其唱篇一般為七字句式,按吳音或中州音押韻。所唱為明白曉暢的吟誦體的基本曲調“書調”。
書調以語言因素為主,崇尚咬字清晰和行腔韻味。規範的基本曲調又可隨內容而作即興發揮,
以適應各種書目唱篇,所謂“一曲百唱”。
書調在傳唱中,又因藝人根據不同風格、演唱內容,作創造性的發展而形成多種流派唱腔。
自明代末葉以來,彈詞在蘇州地區經過長期的衍變和發展,在民間流行日益廣泛。
到清代乾隆年間出現了名家王周士,嘉慶、道光以來又先後出現過陳遇乾、毛菖佩、俞秀山、陸瑞廷和馬如飛、趙湘舟、
王石泉等名家,逐步積累了眾多的書目,說表、彈唱藝術都有所豐富發展,產生了多種風格流派。
清代末葉流入上海,有了更大的發展。20世紀30年代,隨著廣播事業的興起和普及,彈詞藝術進入鼎盛時期。
原先彈詞以男藝人為主,後來也逐漸出現不少女藝人。
蘇州彈詞歷史淵源
“彈詞”一詞,始見於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其中記載杭州八月觀潮:
“其時優人百戲,擊球、關撲、漁鼓、彈詞,聲音鼎沸。”
陳汝衡《彈詞溯源和它的藝術形式》(1983年)一文認為是“遠出陶真,近源詞話”。關於“陶真”,
《西湖遊覽志餘》記:“杭州男女瞽者,多學琵琶唱古今小說、平話,以覓衣食,謂之陶真。”
葉德均《宋元明講唱文學》(1952年)考證:“陶真和彈詞同是用七言詩贊的講唱文學,兩者只有名稱差異。”
他認為,“就歷史的發展說,元明的陶真是彈詞的前身,而明清的彈詞又是陶真的綿延,兩者發展的歷史是分不開的”。
三弦清代初年,隨著江蘇城市經濟的繁榮,彈詞在蘇州已經盛行。
康熙末年定居于蘇州的浙江吳興人董說在他的《西遊補》小說中,就描寫了盲女彈詞使用蘇州方言演出的情況。
至乾隆年間,關於蘇州彈詞形成的記載日益增多。知名的代表人物有外號“紫癩痢”的王周士。
王周士擅唱《游龍傳》,吸收昆曲、吳歌的聲腔,灘簧的表演,以單檔起“十門角色”而聞名。
清《吳縣誌》記載,乾隆南巡,在蘇州行宮召王周士御前彈唱,賜七品冠帶,隨駕回京。
當時的史學家趙翼在《甌北詩鈔·贈說書紫癩痢》中對其說書的
“噱”、“說”、“彈”、“唱”因素都作了評價:
“專恃滑稽一尺口”,“但聞噴飯轟滿堂”;“妙撥鵾絲擅說書”,
“自演俚詞彈脫手”;“優孟能會故相生”,“絕技俳優侍至尊”。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王周士于蘇州宮巷第一天門創立包括評話藝人在內的行會組織光裕公所,
以示評彈藝術“光前裕後”之意。
他從正反兩方面總結自己說書藝術經驗的《書品》和《書忌》,被後來的彈詞藝人奉為說書的信條。
嘉慶時(1796--1820年),蘇州彈詞迅速發展,當時刻印傳世的書目有《三笑》《倭袍》《義妖傳》、雙金錠》等;
知名的彈詞藝人增多,彈詞發展史上的“前四名家”(具體說法不一)即於此時出現。
他們發展了王周士的書藝,豐富了上演書目,創造了流派唱腔,拓寬了技巧思路,奠定了蘇州彈詞的基本形式。
道光、咸豐時期(1821—1861年),蘇州出現的女子彈詞以常熟人為多數,彈唱的開篇、書目、曲調和當時流傳的大體相同,
但多數不會說唱整部,只會說“書中的一段”。蘇州彈詞藝人馬如飛在開篇《陰盛陽衰》中有較為具體的反映:
“蘇州花樣年年換,書場都用女先生”。
王弢《瀛孺雜誌》記當時彈詞女子彈唱“其聲如百轉春鶯,醉心蕩魄,曲終人遠,猶覺餘音繞梁”,
因而“每一登場,滿座傾倒”。
蘇州彈詞的演出地域,南不出浙江嘉興,西不過常州,北不越常熟,東也超不過上海松江。
地域小,藝人多,聽眾要求不一,迫使藝人在創新書、新腔、新的表演風格等方面去作各種探索。
至同治、光緒年間,出現了蘇州評彈發展史中的“後四名家”。
這四名家中,三家為彈詞藝人,他們使蘇州彈詞確立了自己的藝術體制:
書詞中的散文部分,用“說”來表現;敘述和描寫故事中人物的行為、思想和活動環境,稱為“表”;
人物語言叫“白”;書詞中以七字句為主的韻文,用三弦、琵琶自彈自唱,相互伴奏,稱“唱”和“彈”;
在故事中穿插喜劇因素,稱作“噱”;
演員模仿故事中人物的表情、語言、語調及某些動作,稱“演”或“學”,也稱“做”。 ’
民國時期,蘇州彈詞的從藝人員激增。據1927年(民國16年)統計,當時光裕社擁有社員200人,
而未人光裕社的藝人有近2000人,藝術競爭十分激烈。
表現在書目上求新,唱腔上創新,表演上革新,演出場所上要標新。
這一時期湧現的彈詞新書目有《楊乃武》、《秋海棠》、《啼笑姻緣》等。
藝人所創新腔有:魏鈺卿的[魏調],楊筱亭、楊仁麟父子的[小楊調],
夏荷生的[夏調],周玉泉的[周調],徐雲志的[徐調],祁蓮芳的[祁調],
蔣月泉的[蔣調],薛筱卿的[薛調],張鑒庭的[張調]等等,流派紛呈。
這一時期彈詞的演出形式,也起了很大變化。
隨著女子彈詞的重新興起,雙檔已成為主要的演出形式。至抗日戰爭爆發前後,又出現了三個檔、四個檔的演出。
此時供蘇州評彈演出的場所很多,裝潢華麗、場子寬大的稱“新式書場”,在遊藝場占一席之地的稱“遊藝書場”,
每場演出兩檔彈詞、一檔評話的稱“花色書場”,由商業電臺播放評彈的稱“空中書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6年參加登記的蘇州彈詞藝人有600人,其蘇州彈詞中蘇州市區480人。
登記後,這些藝人分別參加了各地評彈演出團體,根據“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方針,對書目、唱腔等作藝術改革。
該時期,彈詞書目的改革,有三次創新、唱新高潮。
第一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彈詞藝人為配合政治運動,編演了大量現代新書目;
同時,還根據戲曲或古典小說改編了一批歷史題材書目。第二次是20世紀50年代中期藝人組織起來以後,
編唱了一批革命戰爭題材的長篇書目,如《苦菜花》等;同時,對《珍珠塔》等傳統書目加以整理。
第三次是“文化大革命”結束後,這次編唱的新書目題材廣泛,形式多樣,數量眾多。
據1978—1985年統計,僅蘇州市創作的新長篇就有《九龍口》《三個侍衛官》《芙蓉錦雞圖》等,
新中篇有《白衣血冤》《老子、摺子、孝子》《遺產風波》《誰是最美的人》《普通黨員》《多多》等;
據歷史題材或歷史故事編演的新長篇有《明珠案》《秋霜劍》《琴瑟圖》《秦宮月》等數十部。
至1987年,江蘇全省19個專業曲藝表演團體中,有市、縣評彈團15個,其餘4個曲藝團3個演出蘇州評彈。
然20世紀末期以來,蘇州彈詞聽眾銳減,書場萎縮,藝人大量流失,生存發展面臨危機,亟待搶救和扶持。
發展歷程
蘇州彈詞在其形成、發展的過程中,博采各種藝術之長,奠定了深厚的藝術基礎,
形成了說、噱、彈、唱等豐富的藝術手段。
其說表融合敘事與代言為一體,分為官白、私白、咕白、表白、襯白、托白等,
既可表現人物的思想活動、內心獨白和互相對話,又可以說書人的口吻進行敘述、解釋和評議。
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彈唱以三弦、琵琶為主要樂器,自彈自唱,又互相伴奏、烘托。
還借鑒昆曲、京劇的表演手法,結合聽覺藝術的特點,即“說法中現身”的手法,
運用嗓音變化和形體動作、面部表情等來創造各種角色。
再加上時常穿插輕鬆詼諧的噱頭,使蘇州彈詞成為一種高度發展蹌綜合性說唱藝術。
它具備理、味、趣、細、奇等藝術特色。
理,指情節的合情合理,深刻真切;
味,指曲折含蓄,回味無究;趣,指形容絕倒,妙趣橫生;
細,指細節生動,刻畫入微;
奇,指結構奇巧,引人入勝。
蘇州彈詞以說表為主,吸收、提煉豐富生動的群眾語言,注重用詞、用語的精確生動,同時,講究語音、語氣、
語調的變化運用,結合不同的書目,形成不同流派的說功。
一般分為“活(滑)口”、“方口”、“火功”、“陰功”、“慢口”、“快口”等幾大類,各具特色,各有特長。
除說表之外,兼重彈唱。
彈詞唱篇一般為七字句式,有時酌加襯字、墊字,但講究平仄格律,按蘇州語音押韻。
唱篇從屬於說表,也有敘事、代言之分,或用於敘述書情,或用於抒發人物感情。
彈詞所唱原為一種吟誦的曲調,根據語言的聲調、語氣來行腔,以明白易懂、清晰流暢、聲情並茂、講究韻味為其特點。
又因演唱者和所說書目的差異,產生不同的風格,形成了多種唱腔流派。
現代比較流行的有沈(儉安)薛(筱卿)調、徐(雲志)調、蔣(月泉)調、祁(蓮芳)調、張(鑒庭)調、楊(振雄)調、
(朱雪)琴調、(徐)麗(仙)調、候(莉君)調、尤(惠秋)調等,不下10餘種。
表演形式
蘇州彈詞的演出形式分為單檔(一人),雙檔(二人),乃至三檔(三人)等數種。
一般書目,每天一回說45分鐘到100分鐘,可以連續說兩、三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了適應不能每天連續聽書的聽眾,創造了在一個晚上可以說完的中篇(約兩個半到三小時)、
短篇和分回(約45分鐘)等形式。但長篇仍是彈詞的主要演出形式。
蘇州彈詞的表演通常以說為主,說中夾唱。唱時多用三弦或琵琶伴奏,說時也有採用醒木作為道具擊節攏神的情形。
演唱採用的音樂曲調為板腔體的說書調,即所謂“書調”。
因流傳中形成了諸多的音樂流派,故“書調”又被稱之為“基本調”。
早期演出多為一個男藝人彈撥三弦“單檔”說唱,後來出現了兩個人搭檔的“雙檔”和三人搭檔的“三個檔”表演。
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蘇州彈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