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位於贛東北,徽州六縣之一,徽州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東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衢州市,西毗景德鎮市,浮梁縣,樂平市,
北枕國家級旅遊勝地黃山市,南接江南第一仙山三清山,銅都德興市,
是一顆鑲嵌在皖、浙、贛三省交界處的綠色明珠。
婺源素有“書鄉”、“茶鄉”之稱,
是全國著名的文化與生態旅遊縣,
被外界譽為“中國最美的鄉村”。
2005年10月23日,中國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發佈。
此次活動由《中國國家地理》主辦,
評選出的中國最美的六大鄉村古鎮其中就有婺源。
概況
婺源縣地處贛東北低山丘陵區,山地、丘陵占總面積的83%。
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
樂安省起源于縣境東北、西北,分別稱段莘水和古坦水,
有瀲溪、高砂水、賦春水橫槎水等支流。
有共產主義大型水庫,大塘塢、甲村、段莘等中型水庫。
年均溫16.7℃,年降水量1847.9毫米。
東北山地是縣內主要林區,森林籠蓋率82%。
人文
徽劇、儺舞為地方劇種。
第二次海內革命戰役時期是贛東北(閩浙贛)革命根據地之一。
鄣山有皖浙贛省委舊址。名勝古跡有靈岩洞群、彩虹橋、龍天塔,李坑、思溪、理坑、延村等明清建築群,等。
南宋學者朱熹,近代鐵路工程專家詹天佑等為婺源人。
婺源自古文風鼎盛,人傑地靈,是鴻儒朱熹的故里、鐵路工程師詹天佑的桑梓、著名學者金庸的祖籍地。
前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祖籍地!自宋至清,出進士552人,歷朝仕宦2665人,
歷史沿革
婺源建縣的歷史有1200多年,原屬徽州管轄,是古徽州一府六縣(歙縣、休寧、婺源、祁門、黟縣、績溪)之一。
據婺源舊縣誌記載,唐開元二十四年(西元736年)洪真謀反,以休寧縣回玉鄉雞籠山為營寨,
聚眾活動於歙、衢、睦邊境之遂安、開化、休寧等縣400餘平方公里地區。
朝廷發兵經三年討平。為便於統治,唐開元二十八年(西元740年)唐玄宗決定,於正月初八設置婺源縣,
將安徽休寧縣的回玉鄉和江西樂平縣的懷金鄉劃歸婺源縣管轄,縣城設在清華鎮,到天複元年(西元901年),
縣城遷至弦高(今縣城紫陽鎮)。建縣時,婺源隸歙州。
宋宣和三年,歙州改稱徽州。婺源從建縣開始,歷經宋元明清各代,隸屬徽州的管轄一直沒有變化。
辛亥革命後,廢府留縣,婺源縣直屬安徽省管轄。
1934年,蔣介石政府為了在江西進行“剿共”的需要,曾把婺源劃歸江西省第5行政區管轄,
到1947年又劃回安徽省第7行政區管轄。1949年5月1日,婺源獲得解放。
解放婺源的是解放軍的“二野”,和解放江西的同屬一支部隊,為了軍事管理的方便,
當時又把婺源劃歸江西省贛東北行政區浮梁專區管轄;9月,改屬江西省樂平專區;11月重屬浮梁專區。
1952年10月,劃歸江西省上饒專區管轄至今。
所以從婺源建縣1200多年的歷史來看,除近代有60來年的時間外,都是歸屬於徽州(今黃山市)管轄的。
自古以來,婺源一直屬於徽州府的管轄範疇,不僅在地理上同屬黃山山脈,
而且在經濟、文化上和徽州其他各縣是同為一體的。
文化
婺源在文化上和徽州其他各縣一樣,屬徽文化的組成部分。
徽文化的形成,主要得力于中原士族南遷,這些移民來源於為躲避戰亂而遷徙來到徽州的中原士族,
也包括在這裡做官或喜愛這裡山水的人。外來移民帶來了比山外居民更為豐富的儒家文化,更為先進的文明。
徽文化正是以歷史上的古徽州府為核心,並擴展輻射到其他地區富有特色的文化積澱和文化現象。
徽文化既是地域文化、移民文化、儒家文化,又反映著中華儒家文化的特性,具有典型性和標本價值。
徽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沿襲了中原文化的精髓,成長鼎盛於明清,延綿古今,影響播散於海內外,在一定歷史時期內具有主流文化特徵,
對研究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具有重要意義。徽州山多田少,隨著人員的增加,
生活需求和實際滿足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於是在南宋之後,徽州人逐漸外出經商。
外出經商的徽州人憑藉文化優勢,迅速致富,並逐漸發展成著名商幫。
徽州商人將經商利潤的一部分用來作為繼續經營的資本,另一部分帶回徽州,用來購田地、建造房屋,
注重教育,培養子弟讀書做官。有了雄厚的經濟基礎,使各種文化要素較之其他地區得到了更好的發展,
從而使徽文化走向了繁榮和輝煌。徽州有著大量的物質文化遺存,許多古村落和古建築保存完好,
成為中國古代文化直觀的標本,不僅是旅遊和經濟資源,而且也能讓人從中領略到中華民族的燦爛文明。
徽文化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和合”精神。
如在徽州民間楹聯中不少都體現了“和為貴”的思想,追求人際關係的和諧;
古代徽州民居的環境和建築,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這些對於我們今天構建和諧社會都有所啟迪。
徽商注重商業道德,重視法制,講究誠信。他們的一些經營方式,值得我們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大力弘揚。
徽文化中的醫學、建築學以及程朱理學的積極因素等,也非常值得專家們進一步挖掘。
唐開元二十八年(740年),析休寧縣之回玉鄉和樂平縣之懷金鄉置婺源縣,
因婺江(今樂安省上游)繞城三面,因而得名。隸江南西道歙州管轄。
縣治清華。唐天複元年(901年)縣治遷弦高(即今縣城紫陽鎮)。
宋宣和三年(1121年),歙州改為徽州,婺源隸徽州管轄。
歷代名人
朱弁
南宋名臣、詩人朱弁,字少章,號觀如居士,婺源縣城人朱弁。
太學生出身。建炎元年,高宗計議遣使金國,問候被羈金國的徽、欽二帝。
朱弁奮身自薦,受詔為候補修武郎、右武大夫、吉州團練使職,充當河東大金軍前通問副使,
於次年正月偕同正使王倫前行。至紹興十三年,宋金和議成,始歸朝。
朱弁羈金十六載,堅貞不屈,高宗詔為“忠義守節”,有司提議論朱弁之功應晉升數級,
但秦檜專權,僅授奉議郎。紹興十四年四月病逝。弁一生善文學,學問精博,詞氣雍容,羈金國期間,詩多懷念故國。著有《曲洧舊聞》、《風月堂詩》等。
朱熹
朱熹南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朱熹的祖籍是婺源,字元晦,又字促晦,號晦庵,別號紫陽,小名沈郎,小字季延。
父朱松,宋政和八年進士,外任福建政和縣尉。朱熹於南宋建炎四年九月十五日在尤溪出生。
7歲還不會走路。十四歲喪父,隨母祝氏定居福建崇安五裡夫。
朱熹曾於紹興二十年春和淳熙三年二月,兩次回婺源故里省親掃墓。
今“文公山”上的古杉群即朱熹手植。
江永
清代著名的經學家、音韻學家江永,字慎修,又字慎齋,婺源江灣人。
所注疏的《十三經》,對“三禮”(周禮、儀禮和禮記)精思博考,發現前人所未發現之處。
乾隆初,儒臣篡修《三禮疏》,禮部取江永所著《禮經綱目》考訂,並請江永赴京答解疑義。
更服承朱熹之學,取陽儒陰釋各家之說辨析校正,深究力行,以“孝、悌、仁、讓”為先。
被收入《四庫全書》著作二十七部。終年八十二歲。
詹天佑
詹天佑詹天佑,字眷成,婺源廬坑人。中國最早的傑出的鐵道工程專家。
于清咸豐十一年三月十七日在廣東省南海縣出生。童年在私塾讀書。
12歲時被清政府選為第一批留美幼童出國求學。考入耶魯大學。
光緒十四年,任中國鐵路公司工程師。民國元年,被公選為“中華工程師學會”會長。
民國三年,任粵漢川路督辦,交通部總長。民國八年,任協約國監督遠東鐵路會議代表兼該會技術部之中國代表。
詹天佑的一生,為中國鐵路建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婺源旅遊已形成東、西、北三條精品線路,以下是簡單的介紹:
東線景區
東線景點由於開發比較早,都有了一些商業化了。主要景區有江灣、李坑、汪口、曉起、江嶺、慶源。
鐘靈毓秀的千年古鎮江灣,是江澤民同志的祖籍地。
江灣始建于隋末唐初,北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婺源晨光年),蕭江第八世祖江敵始遷江灣,
子孫逐漸繁衍成為巨族。這裡山水環繞、風水極佳是古徽州風水文化的典範,
歷代文風鼎盛、群賢輩出,孕育了明代隆慶年間戶部侍郎江一麟,清代著名經學家江永,
清代戶部主事江桂高,清末著名教育家、佛學家江謙等一大批學士名流,村人著述多達88種,
任七品以上仕宦者25人,是當之無愧的婺源“書鄉”代表。
村中至今還保存著三省堂、敦崇堂、培心堂、滕家老屋等一大批徽派古建築和蕭江宗祠、江永紀念館、南關亭、
北斗七星井等景點,極具歷史價值和觀賞價值,是婺源首個4A級景區。
李坑景區以小橋流水人家著稱,村落群山環抱,山清水秀,風光旖旎。
村中明清古建遍佈、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牆黛瓦,參差錯落;
村內街巷溪水貫通,青石板道縱橫交錯,各種溪橋數十座溝通兩岸,構築了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美麗畫卷,
是婺源精品線上的一顆燦爛的明珠。
畫裡鄉村--曉起景區被譽為天人合一的生態家園,
“古樹高低屋,斜陽遠近山,林梢煙似帶,村外水如環”。
古樸典雅的明清民居,曲折寧靜的街巷,青石鋪就的驛道,野碧風清的自然環境,遮天蔽地的古樹,
千年古商埠--汪口景區中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俞氏宗祠,
占地面積一千多平方米,建築為清代中軸歇山式,氣勢雄偉,佈局嚴謹,工藝精湛,風格獨特,
被古建築專家譽為“藝術寶庫”。
東線還有油菜花觀賞勝地江嶺梯田和電影《暖》的拍攝地慶源村。
北線景區
北線景區以原汁原味的明清古村落和田園自然風光為主。主要景點有思溪延村、長灘攝影地、彩虹橋、靈岩洞、大鄣山臥龍穀。
以原生態的山水風光見長,大鄣山臥龍穀景區是一處景觀價值獨特的高山峽谷景區。
這裡群山環抱,山峰林立,森林覆蓋率高達 90.7%,是一處景觀價值獨特,完全原始風貌的高山峽谷景區,
臥龍穀裡春季山花爛漫,夏季鬱鬱 蔥蔥,秋季紅楓盡染,冬季冰雕玉砌,景區四季變換不同的色彩,
而高山峽谷裡更 是瀑布成群,飛龍吐玉;彩池連環、相映交輝,
靈岩風景區是1993年經原國家林業部批准的“國家森林公園”,
1995年又經省政府批建為“省級風景名勝區”,面積約30平方公里,是一個集自然與人文景觀為一體的風景名勝區,
靈岩洞群由36個溶洞組成。洞內石筍、石花、石柱、石幔琳琅滿目,更為稱絕的是洞群間保留有嶽飛、
朱熹等唐代以來的遊人題墨2000餘處。石林奇景蔚為壯觀。
彩虹橋風景區坐落于清華鎮北側河上,
它是以八百年廊橋彩虹橋為主體的一個風景名勝區,這裡有厚重的橋文化、歷史古跡、古人留存的生產工具,
又有生態較好的自然環境。
西線景區
是婺源良好生態環境的濃縮,鴛鴦湖景區是省級自然保護區,世界最大的野生鴛鴦棲息地,面積2300畝。
湖區環境幽雅甘美,山林青翠欲滴,湖水澄碧如玉。
每年秋末冬初,2000多對鴛鴦“攜兒帶女”,從遙遠的北國翩然飛來。
文公山風景區是文化與生態並重的江南文化名山,因山腰葬有朱熹(文公)祖墓,故名文公山。
山上林木蔥翠,周邊是十萬畝闊葉林海,森林覆蓋率達95%,林內有野生動物金貓、鹿、錦雞等。
朱熹的祖墓坐西北朝東南,以石塊壘砌墓周有南宋紹興二十年(1150)春,
朱熹首次回故鄉掃墓時,親手栽植的24棵杉樹,寓意“二十四孝”,歷經八百多年風雨,現存16棵。
其中最高的38.7米,有“江南古杉王群”之譽。 1985年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金山生態茶園是全國生態農業旅遊示範點,遊客在此可親手採茶、制茶、品茶,享受在茶鄉旅遊休閒的愉悅。
旅遊開發
婺源自古即為徽饒古道必經之地。
周邊有著名旅遊景區廬山、黃山、九華山、武夷山、三清山、龍虎山,鄱陽湖、千島湖等,
涵蓋了“名山、名水、名鎮、名村”四大看點,景婺黃(常)兩條高速公路2006年11月已建成通車,
婺源周邊1個小時內有三個機場(黃山-景德鎮-衢州),1個半小時可以到達周邊名山、名水、名鎮,
5個小時內可達武漢、上海、杭州等周邊所有名城,武漢至婺源的公路交通已實現全程高速,
婺源被旅遊界稱為“中國旅遊精品線路上的明珠”,是江西對外開放與發達地區對接的前沿和精品花園。
2001年以來,婺源圍繞“文化與生態”主題,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先後開發了10多個景區,
其中江灣景區 大鄣山 臥龍谷景區 文公山景區 鴛鴦湖景區 被國家旅遊局評為4A級旅遊景區,
婺源作為一個文化與生態旅遊區被評為全國首批農業旅遊示範區。
並通過了ISO9000品質體系和ISO14000環境品質論證,經過五年的發展,
此外,婺源還被眾多媒體評選為“人一生中必到的五十個地方”,“中國十大踏青好去處”。
古 樹
婺源境內多有各種各樣奇形怪狀的古樟樹。代表的就是嚴田古樟,這樣的樟樹在婺源有好多基本上每個村都有!
木板廊橋
木板橋是婺源的一大特色,原汁原味的杉木建造的木板橋宛如金橋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橋下是清純無比的江水,橋上不時有村姑農夫挑著擔子從經過,山光水色與木板橋有機結合為一體,妙不可言。
婺源著名的廊橋當數彩虹橋,該橋離清華古鎮不遠,始建于宋代,橋為全木結構,長達140米,寬為7米,
橋上寫有“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的對聯。
民居
婺源的古民居與皖南民居風格近似,比較著名的有理坑的官宅府第、思溪古村、延村以及其它。
理坑的“大夫第”和“天官上卿”府都是明朝建築的精品。
野渡
婺源野渡圖片婺源山區的村落都依山傍水而建,村前多有古渡口。臨水而居的村使得渡口幾乎與村落的歷史相同。
古渡口或在翠竹掩映中,或在古樹的烘托下,加上石板鋪就的碼頭臺階,遠遠望去,顯然是歷經滄桑的模樣。
婺源博物館
婺源博物館藏文物甚豐,有青銅器、陶瓷器、硯臺、書畫、工藝品等各類文物達萬餘件,其中等級文物千餘件。
1986年8月,國家文物鑒定會議在婺源召開,著名學者王世襄先生專此撰聯
“數贛皖學問家多出星水,願區縣博物館皆步婺源”。婺源博物館被譽為“中國縣級第一館”。
其中尤以唐宋名硯、兩宋紀年墓瓷器、明清書畫和明清歷代工藝品為優。
館內精品有東漢元興元年陶權、兩宋名瓷名硯、明代鎏金鏨花銅燭臺、鈿翠座屏、透雕蟒紋玉帶等、
明代劉世儒《墨梅圖》、呂紀《蘆雁圖》、清代漸江《黃山圖》,
以及明代祝枝山、文徵明、董其昌、馮夢龍,清代鄭板橋等名家書畫代表作。
此外,漢代番漢興銅洗、明代翡翠鼇魚佩、明代松紋犀角杯、清代貓眼等數百件文物也極為珍貴。
其中,鈿翠座屏是由名貴鳥羽組成的大型牙雕插屏;
明代鎏金鏨花銅燭臺(也稱百花金蓮炬)是一座銅制燭臺,重90公斤,高2米,工藝精湛,造型優美,
圖飾由一百支牡丹、芙蓉、金菊花組成;朱熹使用過的宋代陶硯,為海內僅見;大型翡翠畫,重300克,也為稀世珍寶。
婺源特產
婺源特產可以用四色概括:綠、紅、黑、白。
婺源綠茶綠:即綠茶,以“顏色碧而天然,回味香而濃郁,水葉清而潤厚”著稱的婺源綠茶,
曾唐載《茶經》,宋稱絕品,明清入貢,中外馳名。
早在1915年就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可惜之後獎牌丟失,又被一好心人拾回。
1935年被美國《茶葉全書》贊為“中國綠茶品質的最優者”。
999年又榮獲“99昆明世博會”金獎。現有茶園面積13萬畝,年產茶葉10萬擔,其中低農殘面積90%以上,
經歐盟有機食品論證機構論證的“大鄣山”有機茶面積3萬餘畝,鄣山茶味濃,可多次泡,卻不失口感。
目前,全縣有機茶面積、產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國前列。
紅:即中華荷包紅魚。集食用與觀賞于一體的中華荷包紅魚,是國內外唯一獨特的魚種,
其色彩紅豔,形似荷包,肉質細嫩,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為宴席珍肴。
早在1985年就已被列入國宴,受到外國元首的讚賞。
黑:即龍尾硯。享有“硯國明珠”、“石冠群山”等盛譽的龍尾硯為中國四大名硯之一,
因婺源古隸歙州,故又稱“歙硯”。
龍尾硯自唐代問世後,歷朝被定為貢品,歐陽修、蘇軾、黃庭堅等歷代名人
都曾為龍尾硯撰文、寫詩、填詞、賦歌、記銘。
香港商報評龍尾硯具有敦煌壁畫傳統,有六朝造象韻味,多次被選為外交禮品。
白:即江灣雪梨。因產地江灣,且果白如雪而名。
據史載:明代婺源人從歙縣引進梨苗,與當地野生棠梨嫁接而生。
品種有“六月雪”、“西降塢”、“白梨”、“蘇梨”等多種。
江灣雪梨不僅體大肉厚,皮薄核小,而且鬆脆香甜,汁多味美,入口消融,屬果中珍品。
以婺源歷代四位最具代表性的名人[朱熹,汪鋐,江永,詹天佑]
融合婺源四大特產[綠茶,紅鯉魚,雪梨,龍尾硯<歙硯>],充分利用龍尾石的天然顏色搭配,
來展現“生態,文化,名人”的婺源,“書鄉,茶鄉,硯鄉”的婺源。走進婺源,走進被譽為“正宗老徽州”